上午,学生把自己写的一首小诗给我,兴奋的对我说:“老师,我写了一首诗,你帮我看看吧。”我高兴的双手接过,细细的浏览了一遍,语言稚嫩,不失活泼,细读还有一定的深意。不错!我对孩子说:“我仔细读一读,下午交给你,好吗?”孩子高兴的点点头。
中午回到家,我把修改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儿子欣然答应,到书房去了,我忙着到厨房去做饭,互不相扰。
吃饭的时候,儿子拿出修改的小诗,让我审阅,我一看,呵呵,儿子还真是做老师的料,只见小诗上面有铅笔做的修改,还有说明。儿子一句一句的给我解释说:
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
树上的鸟儿,
教我唱歌。
蜜蜂教我,(为和前面的“树上的鸟儿对应,可在蜜蜂前面加一个修饰词,如勤劳的蜜蜂”把“教我”和下一行合在一起)
要珍惜时光。(“要”字可以去掉)
蚂蚁教我,(同上面的修改)
辛勤劳动。
无论哪一条小溪,(和下面的高山、花草相对应,可以改为“每一条”“每一座”“每一簇”感觉语言会更简练优美)
都教我温柔和善良。
高山教我,
在困难面前莫把头低。
草花教我,
在别人冷漠自己时,(可否改为“对自己失望时”?)
莫要放弃生命。(再注意和第一段的断句相一致,诗会显得工整)
森林中的每一位生灵,
都教我们自己所有的魅力。(这句话不完整,可在我们后面加一个词“发现”)
只要你细听、细看,总能发现,
其中的奥秘。
在森林里……
看着儿子细致的修改,听着儿子的说明:“妈妈,老师和你都说过,给别人修改文章,要注意保持文章的原貌,我是根据你们平时给我修改文章的方法来进行修改的。在文章的用词上、语句的流畅上作了修改,作者语言的特点、要表达的思想没有改变,你看可以吧?”
我欣慰的点点头,“儿子,你真棒!都能做老师了,甚至比妈妈这个老师做得还好。以后妈妈写了文章你也来修改修改,行不行?”
儿子笑着说:“好呀,我改得好了,你得有奖励,我改的地方多了,你可别不好意思啊!”
我笑了:“不会不会,虚心使人进步吗!”哈哈哈,饭桌上响起开心的笑声。
附:学生根据提议修改后的小诗
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
书上的鸟儿,
教我唱歌跳舞。
勤劳的蜜蜂
教我珍惜时光。
忙碌的蚂蚁,
教我辛勤劳动。
每一条小溪,
都教我温柔和善良,
每一座高山,
都教我在困难面前莫把头低。
每一簇花草,
都教我在别人对自己失望时,
莫要放弃生命。
森林中的每一位生灵,
都教我们发现自己所有的魅力。
只要你细听、细看,总能发现,
其中的奥秘。
在森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