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自律初中生的悲催?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13 10:53:07 作者: rapoo

自律初中生的悲催?

本期“教育彩信”的家长论坛提及自律的初中生,网上也广发“自律初中生悲催过年:七天没出门,每天做试卷”的帖子,读完帖子心中不免沉重——春节七天,临近毕业的儿子也几乎是在家“闭关修炼”,难道我忽略了儿子的心理世界,无形中把儿子塑造成悲催的孩子?

“从期末考试后,家里人都提前相互打了招呼,拜年时一律不准问成绩,说学习上的事情。”说及文中家长对亲友的叮嘱我深表理解, 记的儿子升入初中后有两次考试成绩排名在年级156名和195名,小弟和小妹分别打来电话询问原因,我都以“这段时间家务事太多,分散了孩子的学习精力,不过我相信昊下学期会迎头赶上的……”与孩子的成绩排名相比,我更担心的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暂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有时,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临近毕业,每个孩子都像上足了发条的马达——勤奋刻苦,奋力拼搏。更多的时候,学习成绩与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有直接关系,可我们作为家长,重要的是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付出,因为努力的过程比结果还重要。

孩子与家长将重点高中作为孩子努力的目标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量力而行,古人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尤其是高中的孩子,自尊心强,受挫能力差,“鸡头”容易帮孩子树立自信,让孩子愈战愈勇,而“凤尾”在很多时候会让孩子因看不到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己天生不如别人,久而久之,丧失了自信,磨掉了毅力,甚至产生抑郁。

安德列耶夫曾说: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没错,在纷繁复杂又充满蛊惑的世界中艰难前行,势必会受到金钱、权力和各种利益的诱惑。这时,阻碍自己的前进,破坏自己艰苦努力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我们作为初中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律,然“自律”不应只单单停留在学习上,生活能力、品德修养也应该自律,否则会把孩子培养成高分低能,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

寒假期间,因母亲生病住院,整个假期都是儿子独自在家,至于辅导班,我完全尊重儿子的意见——放弃辅导班,独自在家按照自己的计划写作业、复习、预习。有时遇到老公上班,儿子独自在家,吃饭、饮食完全自理,电话中也多次提醒儿子注意作息、锻炼,适当放松自己,儿子听后每次都诙谐地说“老妈尽管放心,我会自己打理自己的寒假生活的,每天按计划学习、锻炼,您就尽管伺候姥姥吧……”从儿子更新的微博中看到,儿子不是学习的机会,小伙子时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网络焦点问题,偶尔还会帮小表妹辅导功课,这不,年后的辅导班儿子又选择了放弃,跟儿子老班通电话后我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

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习是孩子的首要责任,但不是成长的唯一,综合素质的发展才能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习和生活。如此一来,自律只会成为中学生通向成功彼岸的捷径,而不是初中生的悲催。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