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育的突破与歧路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14 10:45:37 作者: rapoo

——第十六届中国基础教育高层研讨会纪要

7月22-24日,在青岛府新大厦参加了第十六届中国基础教育高层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批准、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会议的主题是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会务组邀请到了华应龙、韩立福、崔其升、沈献章、秦建云、余映潮等专家做主题报告,另外还安排国内几个较有特色的中小学校长做主题交流。

22日8:45分,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9点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实验二小副校长华应龙准时做《融错课堂 求真育人》的主题报告。华老师以袁隆平在超级水稻实验中对待错误的正确认识的一段视频导入,他认为,人都会犯错误,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只是因为他们有一双从错误中发现正确的明亮的眼睛。结合课堂教学,他认为对学生而言,有些错是必须要犯的,犯的越早,损失就越小。于是华老师就据此开创了在学生的差错中发现、创造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应该有三种境界,首先,错是错,温暖地“容”,其次,错不是错,智慧地“融”,再次,错还是错,自豪地“荣”。给我深刻印象的不是华老师的教学成绩何等出色,也不是他容舒缓的演讲风格让与会教师们感受到什么叫做如沐春风。而是他那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尊重,那种基于对孩子们的童心的呵护、基于对客观规律的清晰认识、基于一颗长者仁心的悲悯如春风化雨般渗透的教育情怀深深感染了我。而且,华老师在报告中能够轻松自如的引用《论语》、《周易》、《传习录》等古代典籍中的智慧,是有大师范儿的。我给他的评价是,大师必有高度,必有情怀。

10:45由韩立福做《有效教学新思维、新模式——如何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报告。韩立福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专家,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创始人。之前在网络学习中听到过他的讲座,不喜欢他的风格。今天见到真人,又加深了我的不喜欢。整场报告,都是在介绍他的成功和成绩,再参杂些无聊而浅俗的表演,如同猴戏。报告听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具体该如何操作,仍然一头雾水。而且最让我不喜欢的是,他一反“生本课堂”的提法而提出“学本课堂”的名词,是忽略了“人”的,照此方向,必是教育之歧路!

下午2点,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做《课改无止境——杜郎口中学教育改革中的再变革》。崔其升领导下的杜郎口早已红遍神州,虽然学界对杜郎口评价不一,崔其升本人也是一个有颇多争议的人物。但是,杜郎口的飞跃和质变是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必须承认的。今天第一次见到崔其升,听完他的报告,我有了平淡生活中难得的感动。平心而论,崔其升的学养不算是深厚的,他的报告中会偶尔出现文法差错。但他让人感动的是他那种行者的脚踏实地,他双脚坚实地踏在大地上,在教学改革中“变无止境”,解决了最初的升学问题之后,开始迈向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的真教育之途。课堂中学生的自信、热情、勇气等等生命的热力被激活之后那种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会伴随孩子们一生的生命历程,学习还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在这种积极昂扬的生命状态里,优异的学习成绩还会成为问题吗?崔校长的报告深得我心,我目前在自己的的班级里做的变革,实质也是对学生生命热情的唤醒。崔校长说他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他没有退下去。他依然穿梭在课堂里,飞行在中国大地上,他黝黑的面色难掩行色匆匆的疲惫,但他想用质朴的包含乡音的演讲影响更多的教育人。崔其升是一个有气象的人,是一个重实干,不尚空谈的教育行者。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就是这种人。

下午4:00,人大附中副校长沈献章介绍人大附中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经验。作为全中国最顶尖的高中,人大附中不具备样板价值,只能让人们感叹教育均衡发展长路漫漫。拥有如此优越的办学条件,拥有如此优秀的生源,人大附中不是更应该有点高远的追求吗?听过人大附中两位副校长,都是语文特级教师的报告,一位是翟小宁,一位是沈献章,竟然都把每年升入清华北大150人以上的“骄人”成绩拿出来说道,气象便小了!人大附中是代表中国基础教育方向的,应该具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眼光。人大的校长应更具眼界与气象,然而,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表现还不如崔其升和秦建云。

24上午8:45分,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秦建云做《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的报告。十一学校声名远扬,是因为现在主政“十一”的李希贵是一个时时能挑动基础教育神经的人物,他从山东老家的学校一路高歌猛进,杀进京城,不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动给中国基础教育提供新的话题,从《学生第二》到《学生第一》,再到最近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不断的深化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秦建云副校长的报告,就是对面向个体的教育的最好的阐释。十一学校为了“不毁孩子”,尽最大可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他自己的课程。十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只供自己使用的课程表。学校可以为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单独开设一门“散步”的体育课,可以不惜重金、克服困难请到中科院的数学家为两个学有专长的孩子开设微积分选修课,为此,学校共开设有1000多门课程!秦校长说,要改变中国教育积弊甚多的现实,等着教育部一声令下天下大好是不可能的,地方教育局也是做不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自己做起来,办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真教育!诚哉斯言,愿真正的行动者多起来,愿有教育情怀、有教育理想又有教育眼光和教育能力的行动者多起来。中国教育才可能得到拯救。

10:25分,余映潮老先生做《例说“好课”的设计》的报告,结合具体课例《孔乙己》《祝福》《陈太丘与友期》《最后一课》《古诗词三首》(小学五年级)分别讲述了好课设计的五个关键词“实、精、美、活、丰”。余老先生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的大腕,他的书我读过不少,也多次听他的讲座和报告。令人感动的是,他70高龄了,依然在语文教育的园地里躬耕不息,每次报告和讲座都能听到他开发的最新的课例和教学设计。

下午是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江苏省邗江中学校长袁昌华、长沙铁路一中校长曾庆桂、太原第五实验中学校长姚世敏、贵阳一中副校长周静做主题交流,分别讲述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自说自话,根本达不到对话的高度,话题无法深入,形同广告。

要之,有想法,更要行动,才能改变教育;有能力,更要有情怀,才能做好教育!

教育的突破与歧路作文

2014/7/27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