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三年前,教一年级时给家长谈过家长签字的重要性,今天重谈这个话题时,面对的孩子变了,家长变了,但与家长携手,共助孩子快乐成长的愿望没变。我坚信,这一点就足够了,可以让家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学会给孩子签字的队伍中来。
昨天我们练习了左和右,但书上的练习需要从附页中剪下图片,贴到对应练习中。我和组里的其他老师商量了好几套方案。
方案一:让孩子们课堂上边剪边贴。
这个方案马上就被推翻了。“孩子们拿剪刀到学校太不安全。再说,光剪都得很长时间,再贴,再说位置关系,一节课干不了多少事。”
方案二:让家长帮忙剪下图形,包个小包,让孩子带到课堂上来,当堂练习时贴。
这个方案也很快被推翻。“孩子还小,来回带特别容易丢失,不行。”
方案三:课堂上只利用教具操作,关注语言描述的到位与否;课后,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边剪边贴。贴好后,再让孩子用上“谁在谁的哪边,谁的哪边是谁”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家长与孩子一对一地检查,看孩子的掌握情况。
第三套方案,是大家一致通过的方案。为此,我们还共同拟订了校信通短信,为了让家长明确需要配合的工作。
“家长您好!请您帮孩子把书上第111页的小图片剪下来,对应书上第11页第3题,第12页4、5题,让孩子按要求贴好,并用上“谁在谁的什么面”,描述物品位置,家长签字反馈,明天检查。谢谢合作。”
今天检查,特意做了记录。五班53人,六班54人。五班有两个孩子没写,其中一人家长收不到短信,但孩子自己也没有向家长求助。两班各有4个孩子没有写完,漏做其中一题。签字的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于是又特意发了一条短信。
家长您好!感谢家长帮孩子剪图形,您的积极配合会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不少。签字情况:五班39位、六班36位家长签字,其中五班13位、六班5位家长不只签名,而且评价了孩子用语言描述位置的情况。家长签字的意义:一对一的学习情况反馈。希望今后的签字能简明扼要地回馈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谢谢合作!
其中五班13位家长、六班5位家长,我举一例说明:一位女孩子的妈妈签字:孩子已经能用上“谁在谁的哪边”正确描述,真棒!
家长经常要求老师:你一定要多提问我们家孩子。当对老师提出这样要求时,老师能做的只能是点头微笑。试想50多个孩子,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被老师叫到一次,每人说话时间半分钟,一节课40分钟也要过去25分钟了,那我们如何保证课堂上的思考、练习、老师讲解?当老师向家长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听孩子讲一讲,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判断孩子是否明白,签字反馈。家长面对的是自己一个孩子,您可以充分地让孩子展示课堂上的收获,还能通过您对孩子的表扬收获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前两天有位家长给我留言:每天放学回来都会和孩子交流,看他今天在学校的表现,他得了一个苹果会很高兴的和我分享,这个成为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动力,孩子还会学您的样子在家给我上节数学课,让我学习一一对应,摆教具,呵呵,感觉真的在上一年级,不过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方法,真是羡慕现在的孩子。也谢谢您有这么好的教学方法。也期待以后和您有更多的交流。
我给的回复:
您也是一个非常懂教育的家长。这种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是最重要的,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成为了小老师,孩子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
与孩子交流后,及时地对孩子做以评价,既给孩子鼓劲,又给老师留下宝贵的了解孩子的资源,这样的事情一举多得,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