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童心写真情 
——兼赏析《爱唠叨的妈妈》《快乐的小狗》《我的烦恼》
题目的意思:“真情”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童心”就是儿童的心灵;“饱蘸” 就是要注意描写。
经常遇到学生询问: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
我觉得,不必拘泥篇章结构,无需苛求有无中心,只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这样的写作就应该是好的写作。我们提倡小学生的作文,要淡化命题、淡化技巧、淡化规则,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作文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引导学生用童眼看世界,用童言话感受,用童趣绘生活,让童情盈纸间。因为童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是不朽的。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够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学生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写作回归自然,成为了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过程的真实记录,学生才能真正感到习作是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而用真心写作,并能够写出乐趣、写出真情、写出水平。
童心是率性而为的,童言是无所顾忌的。但现在不少小学生作文中,已很难找到应有的童真童趣,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失真现象比较严重,诸如:无中生有、虚情假意、刻意拔高、言过其辞、东拼西凑等,常见诸于作文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敞亮心扉,释放个性和灵气呢?
一、从“真处”获得体验
体验必须是真实的,胡编乱造不是真正的体验,只能叫“编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学生在习作中流露出来的那种童真、童趣,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即使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如果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去欣赏,我们会发现,也自有孩子的想法和乐趣。越是初练习作文时期,越要重视从“真处”获得体验,培养用真心写作的良好习惯,这是大有裨益的事。一品王子在《爱唠叨的妈妈》一文中,从早、午、晚三个时段,来“晒”妈妈的唠叨,早上——催起床、催洗漱、催喝蜜糖水,“妈妈唠叨得像位医生”;中午——问表现、问开心事、推荐吃素菜和水果,“妈妈唠叨得又像位营养师”;晚上——提醒写字姿势、提醒作业检查,“妈妈唠叨得真像位超级监督员”。“妈妈的唠叨,就这样每天陪伴着我,有时也让我很烦”,小作者笔下写的都是实话实说。这样的“唠叨”,恐怕很多同学都经历过、体验过。这种“真处”的体验,不只让小作者不胜其烦,同时也让小作者明白了“妈妈的唠叨”是“为我好”,并“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妈妈“就不唠叨了”。这就是“体验”的深化。
二、从“细处”生发体验
细处可以是细微之处,也可以是细小之事。正是这样的细处、细节,才可以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体验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可信度。学生作文,时常落入空泛,就是因为忽视了细处,只注意了事情的外表。我们说,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传神的细节,才独具个性魅力。赵宇婷的《快乐的小狗》一文,所写的主角是一只小白狗,这只小白狗的特点就是通过细处描写表现出来的。第一处,写一只小花狗“叼起一根玉米秸秆”“自己玩儿得热火朝天”,因为“猛地一甩,秸秆落在了一旁”,而秸秆被一只黄色的小狗叼跑。“小花狗一看,赶紧去追”,后来一花一黄厮打在一起。这时,加入一个侧面描写,“几只小狗却悠闲地蹲在它们旁边,幸灾乐祸地看着。有两只还有时低头窃窃私语,好像在讨论谁输谁赢”。铺垫好之后,“主人公”出场了,“机灵的小白狗这时渔翁得利,叼起玉米秸秆就跑”。这个场面时时都抓住细处来写,把小白狗的机智烘托了出来。第二处,写小白狗晒太阳,当别的小狗也想来土包上“享受一下”阳光时,小白狗要保护自己的领地,几声狂叫,镇住了这群入侵者。但是,小黄狗却“从土包的背面蹑手蹑脚地往上爬”,想进行偷袭,可是它也很惧怕小白狗,你看,小白狗回了一下头,小黄狗“那条抬在空中的前腿都没敢放下,哆哆嗦嗦地在空中停留了三四秒。看到小白狗还在盯着它,就不得不把腿放下,并且还向后退了几步,表示自己不敢轻易上去”。 这篇作文,所选的是细小之事,又注重了细节描绘,于是,几只小狗便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跳跃在我们眼前,使读者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倍加爱怜。由此可见,细处描写,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学会对细处进行简笔勾勒 ,工笔描绘,对人或事由粗到细、到微,毫发毕现地加以摹写,这样就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三、从“深处”开掘体验
体验不仅要真、要细,还要有深度。肤浅的体验印象不深,认识也只是浮光掠影。而深刻的体验会让人一辈子难忘,会更具有独特性。天外飞鸿的《我的烦恼》一文,就把自己体验的深度写了出来,文章所选取的也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零花钱。开篇第一句就紧密扣题,“我有个‘烦恼’,一直缠绕在心头,成了一块‘心病’”。这块“心病”是什么呢?开初是羡慕同学们有零花钱,“总想着,什么时候有一笔自己掌控的零花钱,哪怕很少几角”该多好!可是,自己的请求“遭到妈妈的反对”,而且理由正当。为了实现自己掌控零花钱的心愿,“于是我只有非常非常耐心地等到四年级啦”。“ 好不容易到了四年级,终于拿到了我盼望已久的零花钱,好大的一笔钱啊-----每个星期一,只给——一元钱”,这该高兴啊,可是,又有了新的烦恼,“第一次花零钱不知买啥,我站在同学们后面看了半天,最后买了几张奥特曼画片,花了五毛钱。剩下的五毛钱,一直到放学时才在校门口小吃摊上买了一小支蟹棒。因平常没有花零钱、吃零食的习惯,所以想想挺没意思。第二个星期一给的一元钱,我在口袋里装了一天也没想起花,放学回家又给了妈妈”。我们看得出,这个体验够深刻的吧!结尾用了一个拟人化的写法,“ 叮了我好长时间的烦恼就这样化解了”。文章的立意也得到了升华。小作者细腻地写出了自己由没有零花钱而烦心,到有了零花钱更烦心的独特感受,文章末尾还获得了“再看到同学花零钱,也没羡慕的感觉了”的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使这篇“大众化”的习作有了“个性化”的特征。
饱蘸童心写真情,是中小学生作文的发展方向。

范文引路:
爱唠叨的妈妈
一品王子 http://blog.xxt.cn/67347255
我的妈妈有很多优点,比如:勤劳、待人和善、热情……可妈妈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爱唠叨。
早上刚起床,妈妈的唠叨声就开始在耳边响起来:“娃,快来洗脸、刷牙,动作要快一点啊。”如果我慢了一点,妈妈就会拉着调数数“一--二---三--”这三个数就是命令,不敢违抗。于是,我就飞奔过去,不等妈妈数到三,我就已经跑到卫生间了。自从我学了英语,妈妈就改用英语查数“one--two--three--”。等我刚洗漱完,妈妈又给我端来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来,娃,早上喝杯温开水,既清理肠道又排除毒素。”妈妈唠叨得像位医生。
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做好香喷喷的饭菜,我刚坐到餐桌旁,妈妈的唠叨又像燕子一样飞回我身旁:“娃,今儿在校表现怎么样?有什么开心事?给妈说说也开心开心。”吃饭时又唠叨说:“娃,多吃些青菜,别光吃肉,青菜富含维生素,营养全面。看,妈炒的菠菜多好吃,多吃菠菜对眼好。平常多吃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好,妈妈希望你身体倍儿棒。”妈妈唠叨得又像位营养师。
晚上,我刚开始写家庭作业,妈妈就一边忙着家务一边把嗓门提高八度:“娃,身子坐直,眼睛离纸是一尺……可别再和马虎交上朋友啊。写完后自己一定要先检查啊。”妈妈唠叨得真像位超级监督员。
妈妈的唠叨,就这样每天陪伴着我,有时也让我很烦,可一想到都是为我好,我也就随着妈妈的唠叨答应着:“好了,知道了。”
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不再让妈妈为我操那么多心,因为妈妈经常对我说:“等你长大了,自力更生了,我就不唠叨了.”
快乐的小狗
赵宇婷 http://blog.xxt.cn/zhaoyuting
在我家后边的种植园里,有一位老爷爷,他养了一只小白狗。在院子周围也有许多流浪狗,他们无家可归,就来到了老爷爷家里,老爷爷热心地把它们收留了。那只小白狗也把新来的小狗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它们在一起生活的非常快乐。
秋天里,老爷爷把砍下来的玉米秸秆放在院子的一角,这在他们的眼里可成了最好的玩具。有一只小花狗叼起一根玉米秸秆,在地上甩来甩去。自己玩儿得热火朝天,猛地一甩,秸秆落在了一旁,自己却跑得远远的。一只黄色的小狗看见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把秸秆叼起来就跑。小花狗一看,赶紧去追,它俩开始“厮打”起来,其他的几只小狗却悠闲地蹲在它们旁边,幸灾乐祸地看着。有两只还有时低头窃窃私语,好像在讨论谁输谁赢。机灵的小白狗这时渔翁得利,叼起玉米秸秆就跑。两只打架的小狗看见“玩具”没有了,也停止了战斗,联合其余几只“坐山观虎斗”的小狗一起去追小白狗……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白狗爬到一个土包上去晒太阳,别的小狗看见它找到了这么好的休闲场所,也都想上去享受一下。“汪汪汪”小白狗冲着他们一通的狂呼乱叫,吓得它们不敢轻举妄动。有一只小黄狗从土包的背面蹑手蹑脚地往上爬。一边还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小白狗的一举一动,突然,小白狗回了一下头,小黄狗停下了脚步,那条抬在空中的前腿都没敢放下,哆哆嗦嗦地在空中停留了三四秒。看到小白狗还在盯着它,就不得不把腿放下,并且还向后退了几步,表示自己不敢轻易上去。可是在小黄狗和小白狗紧张对峙的时候,其他的几只小狗已经从它们的后面跑了上去。小白狗一看寡不敌众,就放弃了“占山为王”的念头,和这几只小狗一起舒服的躺在了土包上享受着阳光。
这几只小狗每天都形影不离,快乐地玩耍,我非常喜欢它们。
我的烦恼
天外飞鸿 http://blog.xxt.cn/hzh2000321
我有个“烦恼”,一直缠绕在心头,成了一块“心病”,直到最近才化解开,想想真是一个笑话!
我从入学开始,看到同学们围着校小卖部买这买那,心里非常羡慕,总想着,什么时候有一笔自己掌控的零花钱,哪怕很少几角。可是这个愿望总是被妈妈回绝,要知道妈妈可是管着家里所有财政大权啊。
记得第一次向妈妈提出要钱的请求,我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妈妈的反对:“小孩子要什么零花钱啊!给你点钱,指不定你买什么垃圾食品,你的自控能力还差,等你四五年级的时候再给。花零钱不是什么好习惯,再说想要什么东西给爸爸妈妈说,我们给你买。”在旁边读报的爸爸也笑着调侃说:“是呀,你要是在街上随便买东西,坏人肯定会以为你有钱,会抢劫你呢!”我欲言无语,无奈!
爸爸妈妈对我还不止这些,在生活上、学习上、讲话上、动作上等等,方方面面都管束着我。我也理解他们,他们是在为我好,只是我觉得有时方法不妥。
我的梦想破灭了,只有等待了,于是我只有非常非常耐心地等到四年级啦。看着同学们花钱的得意样子……唉,那时候真是度日如年啊!
好不容易到了四年级,终于拿到了我盼望已久的零花钱,好大的一笔钱啊-----每个星期一,只给——一元钱!
第一次花零钱不知买啥,我站在同学们后面看了半天,最后买了几张奥特曼画片,花了五毛钱。剩下的五毛钱,一直到放学时才在校门口小吃摊上买了一小支蟹棒。因平常没有花零钱、吃零食的习惯,所以想想挺没意思。第二个星期一给的一元钱,我在口袋里装了一天也没想起花,放学回家又给了妈妈。第三个星期一,我对妈妈说,钱别给我了,给我攒着吧。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再看到同学花零钱,也没羡慕的感觉了。 叮了我好长时间的烦恼就这样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