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你怎么能这样跟妈妈说话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20 10:51:54 作者: rapoo

你怎么能这样跟妈妈说话——抢购的背后

疯狂的节日,疯狂的抢购,圣诞夜的晚上,百姓生活广场拥挤的人群,趁着商品打折,热望的选择着商品,或者是太需要,或者是不太需要,3—4折、6.8折、7折等,调动着人们的胃口,能省不少钱呢!商家摸透了人们的心理,新货旧货一起摆了出来,任你挑,任你选。叫你如何不心动?平日里不敢涉足的衣服,也要考虑是否买一件,冷静的比较后发现,老款的衣服折扣大概都在3——4折左右,新款的衣服其实和平日里的折扣基本上上区别不大。同事们都开玩笑说:牢牢地捂紧你的钱袋啊!不要上当啊!还会再便宜的!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商品都在不同程度的降价,理性的消费值得思考一下。很庆幸自己没有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抢购风潮里去。

捂着钱袋在家里呆着,26日早晨,同事打来电话,要我陪她去逛百姓生活广场,有一些小事情需要处理。欣然应允,也趁机去逛一下。

坐到车上,同事又打来电话说:“我先去三楼换衣服,你直接去三楼找我!”语气中透着焦急,平日里不紧不慢的同事,这是怎么了?12路公交车还没有到百姓生活广场,同事的电话又打过来:“你在哪呢?”

“我到了!”

“我在生活广场的门口,怎么没看到你?”哦,平日里爱磨蹭、逛商场总是迟到的同事这会遇上了什么麻烦?

“我刚下车,就到了。”快步赶到生活广场门口,同事向我这边眺望着。

“你怎么到门口来等我了,不是说好在三楼等我吗?”

“哎呀,她们不给我换,我就下来等你了!”

“**你过来,在里面等着我们,外面太冷了!”同事的儿子站在马路上,对妈妈的喊声爱答不理的,又喊了几声,这才勉强的喊动了他,可还是不跟同事进去,同事很焦急,只好随儿子便了。我和她来到三楼***专柜,专柜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挑选着喜爱的衣服。同事又上前给售货员解释情况:因为自己的原因,拿错了衣服,希望酌情处理一下。儿子要的是黑色的,自己拿成了灰色的。希望能给调换一下,然后补个中间的差价。售货员不愿意,一再说:“我们的衣服,今天都恢复了原价,你说的这个事情绝对不可以。昨天我们的衣服做的活动,你们是徒便宜才买的,不便宜你们会买吗?又不是我们的原因,不可能给你调换。”眼看着谈话要陷入僵局。

同事还是不愿意放弃:“我知道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拿错了衣服,你看我现在很着急,孩子还在外面,我还要去找孩子,你看我又不是要调换你三百多元的衣服,这件灰色的是209元,这件黑色的是249元,它们之间的差价是40元,我给你补50元不就可以了吗?”

“是呀,这中间的差价就是40元,补50元合情合理。还多呢!”我也帮衬着同事。

“那不可以,你要补差价,就补100元,其他的没法谈。”

“做生意怎么能这么死板呢?把你们经理叫来!我跟你们经理谈。”我的嗓门大起来。

“你不用叫我们经理,他来了也是这样。”

“那你这两件衣服不还是昨天的衣服吗?昨天这两款衣服的折扣是一样的,今天还是这两件衣服啊,你不管打不打折,它们中间的差价是一样的啊!除非今天的衣服和昨天的衣服不一样。”专柜的顾客听到我们的声音陆陆续续的走了出去。

同事诚恳的说着是因为自己错了,我也说帮着说:“是因为顾客的原因,但也要想办法解决啊!不能说是你卖了这件衣服,下次不想叫我们买你的衣服了。”

各种理由终于说动了售货员的铁石心肠,拿出计算机左算右算,“你要补就补60元吧,你可以到任何一个专柜问问,别人都不会给你换的。”同事又跟她说了半天,我也要求折中一下,取个中间价50元,售货员还是不愿意,事情就这样了,同事掏了60元算是把这件事解决了。其实换来的这件黑色的衣服原价249元,那件灰色的打折价是142元,加上60元是202元,跟平日里打八折是一样的,没有占到商家任何光。

在二楼逛了一会,天已经黑下来,从商场里出来,同事的儿子还倔强的等在外面。同事心疼的说“你怎么不在里面等,你不冷吗?”我们等着车准备回家。同事的儿子还是不跟妈妈说话。我充当起了和事老:“你看,换衣服你妈妈添了不少钱呢!换的是你喜欢的颜色,别再生气了。”

“她活该!”

“这叫什么话!你怎么能这样跟你妈妈说话呢?你妈妈费了这么大力气才给你换回来,还添了那么多钱,你怎么不懂得感谢呢!阿姨知道这件事情你妈妈做的有些不对,但你是小辈,妈妈是长辈,也不能这样说话啊!你想想妈妈心里是什么滋味啊!你这种口气将来怎么谈女朋友啊?你妈妈是女的,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心胸不能开阔一些吗?将来如果你长大结婚生的孩子这样跟你说话,你也会很生气的。来给你妈妈赔礼到歉。”

我拽着小伙子的胳膊,想让他给妈妈道歉,可这小伙子不领情,竟然冲着我来了:“你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口气很冲啊!看来一时说不通,我只好先放一放。

同事听儿子说这样的话,也来气了:“你看,就这德行,学不好好上,还讲吃讲穿。”

“你不要这样说孩子,孩子大了穿好一点也是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点,没有什么。你要是昨晚上来换多好啊!”我和着稀泥。

“小伙子,不要生气了,你有什么事情跟阿姨说说,给阿姨一个面子,阿姨对你多好啊!”

“昨晚上我让她来,她不来。”小伙子继续说着。

同事又插进来话:“昨晚上回家,把衣服给他看,他理也不理我,脱衣服睡觉去了。我一生气,也没有去换。”

“你不来,还怨我!”

两个人眼看着要吵起来,我左推一个,右推一个,把他们各自分开。先做妈妈的工作。

“怎么会这样呢?不是你们一起挑的吗?怎么会弄错呢?”

“昨天白天让他试好了,因为人太多,没办法付帐,晚上我自己搭车来的,就给他买了,没注意把颜色拿错了。”

我意识到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应该和孩子一起来,让孩子自己选择,儿子已经那么大了,要尊重他的意思。不要急着决定。你看这件衣服如果平时来买,慢慢的挑选,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钱没少花,你们还闹得一肚子气。你管孩子的方式应该改一改了。昨天晚上儿子不理你,你就应该问问是怎么回事?你也不理他,越闹越僵,有事情当面说出来会好很多。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要理他。像他刚才那样跟你说话,你就要生气,让他明白自己的说话方式不对。你还要给他手套戴,他认为你没有真生气,孩子越发的不好管。衣服要让他自己拿着。”“他没有戴手套。”“他没有戴手套会冷到哪里去?”我把衣服从同事手上拿过来,跨在他儿子的胳膊上,小伙子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在我的一再开导下,坐到交通车上,我又拍拍小伙子的后背:“心胸开阔一些。”同事的儿子已经跟妈妈在交流了。

事情过去两天了,我还在想,如果我们做事情之前多考虑一下,理智的消费;学会互相尊重,多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对时尚的追求;多交谈一下,让孩子正确运用谈话方式;这些都是父母值得思考的!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