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作文的“美”
——兼评《寻找自己的床》《厦门之旅(二)——怪坡》《和你一样》《我身边的“酷”》
创新来自于想象,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文章的生命也在于创新。
借助于想象,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可以再现过去,展望未来。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叶圣陶说:“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像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作文的“美”,抒写鲜活的生活,展示独特的个性,已经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
作文的“创新”,一贯遵循的原则是——求真和想像并存。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作文是反映情感的一个载体,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写作内容;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想象这个耀眼的太阳只有和大地(生活)接触之后才会燃烧。这就说明,想象离不开生活做基础,生活离不开想象做拓展。那些思维活跃,喜欢幻想的同学,常常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神思互动,文思泉涌,浮想联翩,释放出充满热情、饱含生命的蓬勃张力,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可见,创新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智慧美”
一篇作文,能否得到读者(包括阅卷老师)的认可与赏识,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给人以启迪,引起了大家的心理共鸣。而要做到“智慧美”,除了选材的巧妙,还要通过追求深度的议论和抒情来实现文章的深刻透彻,使读者受到启迪,受到感染,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智慧”。其实,作文是智慧的一种外化形式,优秀的作文总是在智慧的层面上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
我们来看翻转地球同学的《寻找自己的床》一文。
寻找自己的床
翻转地球 http://blog.xxt.cn/377612697113
这天,在森林里,大富翁的儿子——小鹿梅森正站在窗前欣赏着那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有一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鹿。那小鹿穿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显得很瘦弱。
梅森走下楼,问小鹿为何长时间站在这里,小鹿忧郁地对梅森说: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光,可是这个梦想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了。”
“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一觉。”
“我今晚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于是,梅森把他领进富丽堂皇的公寓,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道:
“我满足你的梦想,睡在这儿吧,保证像天堂一样舒服。”
第二天清晨,梅森早早就起床了,推开自己房间的门,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梅森疑惑地走到花园里,却见那小鹿躺在草地上睡得正香。梅森叫醒他,不解地问:
“ 你为什么睡在这里?”
“谢谢你,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5年后的一天,梅森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5年前的朋友,邀请梅森去参加一个湖边别墅的落成庆典。在这里,他领略了典雅的别墅,还认识了森林报上许多的名人。接着,他看到了那位即兴发言的庄园主。“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5年前的朋友——梅森,说着,他在众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向梅森,紧紧拥抱他。此时,梅森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是森林报上名声显赫的大亨瑞德,原来就是5年前那个贫穷的小鹿。
酒会上,瑞德说:“当你把我领进寝室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但是,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这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给予行动,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
热烈的掌声久久回响着……
大道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切实的行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小作者创造了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为我们讲述了心怀理想的瑞德,并不满足于美丽的理想,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把理想变为了现实的故事。全文的中心人物只有两个,梅森是一个善良富有的小鹿,他愿意让出自己豪华的床铺帮助瑞德实现梦想——“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一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瑞德并没有睡在梅森的床上,他睡在了花园的草地上。这个情节的安排为揭示主题做好了铺垫。那么,瑞德辞别梅森后的五年间是如何奋斗的呢?小作者大胆地采取了“跳过”的技巧,把大片空白留给了读者。然而,结果就在眼前,瑞德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虽然没有写他奋斗的经历,但是,我们也完全可以感受得到瑞德为实现梦想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故事写得很美,而结尾的抒情议论也很好地服务了主题。
瑞德说:“当你把我领进寝室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但是,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这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给予行动,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语言简朴而深含哲理,给我们揭示了,梦想的实现要靠坚定不移的行动的真理。最后一段用类似于“画外音”的格式来处理,起到了突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都是小作者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的智慧美。
二、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表达美”
“表达”的方式有五种,即: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说明。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文章应该是:晓畅明白、生动活泼、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而富有表现力的。一篇文章里,常常会同时运用到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着它独特的表达效果。一般说来,迈入作文之门的学生大都能够使用有效的表达,但是,这毕竟是从低档次来衡量的。要实现“表达美”,需要下很深的阅读与文字锤炼功夫啊!我们必须牢记:作文不能干巴巴地复制生活,而应该让生活跳出现实的界面“活”起来。而要让生活“活”起来,就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让写作对象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跃入读者的眼帘,从而用形象激活读者的思维空间,唤醒读者的生活体验。
我们来看阳光雨璐同学的《厦门之旅(二)——怪坡》一文的表达。
厦门之旅(二)——怪坡
阳光雨璐 http://blog.xxt.cn/cuilulu
今天是我来到厦门的第二天,早就听说了厦门著名的“怪坡”,一段上下颠倒的公路,那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奇怪的地方。
今日阳光大好,走过不知多少蜿蜒的山路后,终于到达了怪坡。
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段上坡路。在这段路的旁边立着一块石头,上面赫然刻着红色的“怪坡”二字。哼,不就是一个坡嘛,跟其它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竟然如此夸大,我倒要看看,它这“怪坡”都是哪里怪了!
在怪坡下,租好了自行车。我骑着车想要上坡,可是脚还没使劲,自行车自己就像是被人推着似的滑上去了!
咦,不对啊!上坡不是要用力蹬自行车的吗?怎么它自己就咕噜噜地滑上去了?我坐在车上,好不容易等到车子停了下来,往后一看,已经到达这个怪坡的最高处了!怪了怪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小姑在一旁看着满脸问号的我,笑着说:“这里是怪坡,当然要奇怪啊!”
呵呵,看来这个怪坡还蛮有意思的!哎呀,在坡上聊什么啊,要聊就应该离大家近一点嘛!“崔璐一号”,准备下坡!我用力一蹬车子,想象正骑着自行车驰骋在公路上,海风吹着我的脸颊,眼旁的景物正在快速地向后移动……
哈哈,这么长时间了,我也应该到坡底了吧?睁开眼睛,正想大喊一声“耶,成功抵达!”却突然发现:我竟然停在坡中央没动!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正在下坡哦,怎么会没有移动位置呢?!奇迹啊奇迹!我既不是往上走,也没有往下溜!
突然,我恍然大悟:这个怪坡,上坡就是下坡,下坡就是相反之——上坡!于是我们就这样玩了好几个来回,直到太阳要沉下去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段怪坡。
在车上,小姑告诉我们,这个怪坡之所以是反的,其实是视觉错误。它其实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上下坡,只是因为在下坡对面的树是比较低的,而且旁边有一条相反的路比这条路低,所以给人的感觉这条路是相反的。如果拿一条尺子量的话,对面要比这边的坡度地势低得多。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真有趣,这“怪坡”还真是“不虚此名”啊!
作为一篇游记式散文,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小作者通过流畅明晰的记叙,为我们讲述了在“怪坡”的经历。全文抓住一个“怪”字,一步步解读了“怪坡”的“怪”。为我们展示了一段趣味盎然的生活画面。
一篇文章,如果只用记叙来表达,会显得很单调。这篇文章就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例一、描写:“咦,不对啊!上坡不是要用力蹬自行车的吗?怎么它自己就咕噜噜地滑上去了?我坐在车上,好不容易等到车子停了下来,往后一看,已经到达这个怪坡的最高处了!怪了怪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小姑在一旁看着满脸问号的我,笑着说:‘这里是怪坡,当然要奇怪啊!’”通过心理、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真切具体、形象生动地交代了自己上坡的过程和感受。这样的描写是一种心灵的折射,正因为描写的强大折射魅力,才如此的为读者所青睐。例二、说明:“它其实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上下坡,只是因为在下坡对面的树是比较低的,而且旁边有一条相反的路比这条路低,所以给人的感觉这条路是相反的。如果拿一条尺子量的话,对面要比这边的坡度地势低得多。”这就清楚地解释了“怪坡”的“怪”:只不过是一种视觉错误,并没有超越自然规律。例三、议论抒情:“哈哈,原来是这样啊!真有趣,这‘怪坡’还真是‘不虚此名’啊!”,既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又评论了“怪坡”的“怪”,同时还抒发了愉悦的情怀。全文一贯而下,一气呵成,为我们展示了表达的美。
三、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语言美”
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对语言的要求是“有文采”,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意蕴。也就是说,能把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写得有血有肉,说得绘声绘色;能把所议之理,阐发得精辟透彻,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这就要求,作文时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来创造“语言美”。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意识的物质化,所以,优秀的文章总是伴随着美的语言。要使作文的语言像山泉般晶莹明澈,叮咚流淌;如长风掠过林梢,舒卷自如,起伏有致;似静夜踏月吹箫,幽雅恬静,牵人情思;象铁骑驰过大漠,激昂豪放,扣人心弦……关键在于如何驾驭语言。一般说来,我们要注意句式的整齐美、错落美,词汇的丰富美,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我们先阅读心之小语的《和你一样》一文,来感受一下文章的语言美。
和你一样
心之小语 http://blog.xxt.cn/bumingzeyi1128
和你一样,黑黑的头发,黑黑的眼睛,还有黄色的皮肤。和你一样,喝着黄河的水,唱着《龙的传人》,在祖国妈妈的怀里一天天的长大。和你一样,延续着炎黄二帝的血脉,挺着中华少年不屈的脊梁。
当你来到奥运会赛场,我的眼睛就定格在你白色的泳帽上。和你一样,像海豚似的跃入水中,灵巧地摆动双臂奋力滑行,紧随对手,一刻也不放松。从蝶泳时的第五名,追到仰泳时的第三,从蛙泳时的第二,又追到自由泳的第一,你越来越快,最终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你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体育馆的上空,你让《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了全世界,十六岁的你成了中国的骄傲。那一刻的我,和你一样,脸上露着自豪的笑。
“你的速度为什么这样快?”当你遭到质疑: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居然像超人一样,就一定有问题的时候。和你一样,把愤怒藏在心里,从容镇定地接受考验。和你一样,知道他们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没有科学的训练,充沛的体能,还有对奥运的向往和渴望,就不会超越极限。和你一样坚信,既然美国可以出现菲尔普斯这样的“飞鱼”,中国就可以出现一个叶诗文。因为奥运会的口号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即使没有叶诗文,也会有李诗文、王诗文来创造美丽的奥运神话。经过严格的尿检,国际奥委会终于为你释疑,把清白还给了你。
当洁白的水花又一次在你身旁绽放,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你神采飞扬地站在了领奖台上。和你一样,眼前浮现出小时候你那倔强的模样,不小心割破了腿,缝了九针,只休息了十天,就迫不及待地返回体校。从省队到国家队,你风雨无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泳池换水的几天,你一刻也不落下,当骆驼会学了豹子的冲刺,当雄鹰羽翼丰满,你让实力开口说了话,你为中国游泳队打开了一道门,一道中国运动员也能在游泳项目上一人夺得多枚金牌的门。
和你一样,心怀梦想,虽然你的梦已揽在怀中,我的梦还挂在迷人的愿望树上。但我定会和你一样,不惧怕,不退缩,不幻想。定会和你一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梦想那畔行。雪一更,风一更,一日梦圆亦欢腾。
①句式的“整齐美”,指句式整齐匀称,“错落美”指长短句灵活变换。如“和你一样,黑黑的头发,黑黑的眼睛,还有黄色的皮肤。和你一样,喝着黄河的水,唱着《龙的传人》,在祖国妈妈的怀里一天天的长大。和你一样,延续着炎黄二帝的血脉,挺着中华少年不屈的脊梁。”整体上是排比格式,很整齐,有节奏感;在每个分句中,注意了长短句的有机结合。
②词汇的“丰富美”,指词汇丰富多变,绝无呆板的雷同和机械的重复;表达方式丰富而多变,绝无统一的模式。如“当骆驼学会了豹子的冲刺,当雄鹰羽翼丰满,你让实力开口说了话,你为中国游泳队打开了一道门,一道中国运动员也能在游泳项目上一人夺得多枚金牌的门。”恰当使用修辞格,尽量选用了具体的、可感的、有形有象的词语,而不是选用概念化的、抽象的、音调呆板的词语。
③语言的“韵律美”,指语言多变而活泼,跳跃着欢快的音符,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的节奏,充满美的韵律。如“虽然你的梦已揽在怀中,我的梦还挂在迷人的愿望树上。但我定会和你一样,不惧怕,不退缩,不幻想。定会和你一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梦想那畔行。雪一更,风一更,一日梦圆亦欢腾。”这段文字除了修辞手法的参与,还化用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的句子,句式交错,节拍清晰,感情一贯,活泼有致,生动出彩。
④语言的“意象美”,指通过语言描绘出来的,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美的意象能够给人以美感,因而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引起读者心理上的愉悦,获得审美的享受。如“像海豚似的跃入水中,灵巧地摆动双臂奋力滑行,紧随对手,一刻也不放松”,“当洁白的水花又一次在你身旁绽放,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你神采飞扬地站在了领奖台上”,“当骆驼会学了豹子的冲刺,当雄鹰羽翼丰满,你让实力开口说了话”等句子,都依附了美好的物象,言辞丰富亮丽,形象感增强,使人感悟到人生的况味,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要打开语言美,作文时,我们就应该把不同句式交错使用,灵活搭配,多用修饰性强的语句,注意在整齐中求变化,在常式中求变式,在重复中求省略,于和谐中求灵活,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达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佳境。
四、用“创新”这把钥匙,打开“奇趣美”
作文的“奇趣”,是任何一个作者都向往并着力追求的目标。“奇”即材料新鲜,构思精巧;“趣”即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文贵出新,要实现奇趣美,需要注意三点:①感悟独到。能小中见大,透过现象挖掘出蕴藏在生活深处的内涵。②角度独特。文章最忌步随人后,鹦鹉学舌。新颖的角度是创新作文的内核,犹如一轮朝阳,光芒四射,能使全文熠熠生辉。③构思精巧。构思要创造出主题意蕴及其表达方式。写作四大要素中,材料、语言和结构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主题是作者自己产生的,并且最为重要。
我们来看七叶草同学的《我身边的“酷”》
我身边的“酷”
七叶草 http://blog.xxt.cn/lijianglong
看!他身穿一身紧身的黑色皮衣,一条黑色的牛仔裤,脚踏一双黑色的皮鞋,搞得如同一个黑人一样,嘴里叼着一根假烟斗。如果再给他安上一只手枪的话,那么他就成了一个特工了。他得意地从我身边走过,还问其他的同学:“我酷不酷?”
看!她在校服上画了许多的图案、符号,搞得原本洁白的校服变成了文化衫。她穿着这件花花绿绿的衣服从我身边走过,得意地拨动了一下她那新潮的刺猬发型,自言自语地说:“我酷吧?羡慕死你们!”
他的爸爸在国外开公司,于是他经常在同学面前,摆弄那些新奇古怪的洋货。现在,正有两个同学再羡慕地看着他那新买的进口手表呢。他得意洋洋地说:“这就是酷!”
这就是酷吗?翻翻字典,我们发现,酷的原意是“极,甚,程度深”,而现在我们所说的酷来源于英语中的“cool”,表示帅气的,时髦的,令人羡慕的。但是喜爱时髦衣服、时髦发型和时髦物品的他们就是酷吗?
她是我们班的班长,平时学习踏实稳重,勤奋能干,是老师身边的好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班长。这不,她又获得了英语风采大赛的一等奖。当她站在讲台上,手捧奖状的时候,我听到有同学羡慕地说了一声:“真酷啊!”
他是我们班的特长生,擅长武术,在校运会、才艺比拼等比赛上经常大展风采,博得满堂喝彩。这一次,他参加全市范围内的比赛,获得了棍术第三名。当看到他在台上矫健地挥舞着长棍表演时,同学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酷”这个词。
她成绩优异,热情、乐于助人,不仅是学习上的高手,也是同学们的开心果。每次的班会演讲必定少不了她的份儿。每一次她脱口而出的成语典故,诙谐幽默的笑话爆料都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当看到她在讲台上激情四溢地演讲时,我们都交口称赞:“她真酷!”
“酷”,这个词代表着时尚,一股潮流、一股风向。它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刮起人人公平竞争、热情助人的良好之风,把每一个人推向更高的台阶;它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刮起一股不良现象的风,一股不正之风,把那些受到诱惑的人推进深渊。如果能够在不良之风中逆风顶住,顺应良好的潮流,我们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这,就是我身边的“酷”。
酷,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一个十分夸张的流行词语,这个字高度浓缩了90后的时尚潮流。染个红头发,是酷;打扮怪异,是酷;举止玩赖刁横,也是酷……正像小作者文前颇含辛辣地描述的那样,这是把丑陋当做了“酷”。
那么,作者崇尚的“酷”是什么内容呢?本文在第4、5、6自然段,用简洁的事实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原来,在作者心里,酷,就是有竞争意思,有创新意识,正是这种敢于竞争、创新的精神,促发了同学们比特长发展,比知识运用,比道德修养,比实践探索的热情和活力。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酷,是一种朴素自然、落落大方的外在美,更是一种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彬彬有礼的气质。
可以说,此文的感悟是独到的,从小事中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作者落笔的角度,也是独特的,他自选了学习生活中的几个实例,从最平常的生活入手,印证了对“酷”的认知:只有不断地用知识,用智慧来完善自己,“酷”才会真实,才会长久。而对于“新新人类”来说,他们对“酷”的理解是肤浅的;“酷”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外壳。这篇作文的构思,也可以用“精巧”来评判。它采用的表达形式和反映的主题,都设计得比较到位,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这种认识不正确,我们只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就会从“人人眼中有”的材料中,提炼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
生活在时时制造着美丽,能够发现这一美丽的是敏锐的眼睛、敏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充满爱与希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