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发表文章展示:首尾呼应铸就华章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22 10:57:04 作者: rapoo

此文发表在2016年第4期《学生之友 最作文》杂志上

首尾呼应,铸就华章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干什么,我们大家都喜欢讲究个圆满,也就是头要开好,尾也要结好。同样,写作文也是如此,每每在作文课上,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对学生们说:“写作文一定注意写好开头和结尾,这也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开头与结尾写好并让读者与阅卷教师的眼睛为之一亮呢?根据我多年来对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认为首尾呼应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这种方法也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首尾呼应也叫“首尾照应”“首尾相应”“首尾圆合”,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互相关照、互相呼应,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的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出现一次。这种布局方式,写作技巧,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完整,文气贯通、血脉相连,同时也能起到强调、深化、引起共鸣,能更好地突出中心的作用。

在学生平时的作文中,我们该怎样恰当地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呢?我想结合名家作品及例文来谈一谈,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经常用到的首尾呼应的构思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前因后果遥相呼应

这种构思的方法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所写的内容是某种原因,而结尾部分所写的内容是开头原因引起的必然结果,前因后果,顺理成章,结构严谨,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朝鲜的每一天,我们都被这一些东西感动着……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到底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吸引着读者一直往下读。而作者在结尾处对这个问题作了具体的回答:“……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直到此刻,我们才深深地明白:我们的战士才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前因后果,遥相呼应,而且顺理成章,结构完整!

(二)叙述议论遥相呼应

这种构思的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对某一事物进行客观具体地叙述,不加以评论,不流露作者的倾向性。而在结尾处恰当地针对叙述的事物加以议论、评说,生发出作者的思想认识并激发出作者的主观情感来。如例文三《这个春天真美》的开头,就在引用海子的诗句中拉开了序幕,在娓娓而叙中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海子有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本来就给人们带来视觉大宴,那些文人墨客的咏春诗句,更是将春的魅力写到极致,春天就这么舒心舒意地直扑人们心里来。”而结尾“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美在养眼,也养心。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做最美的事,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快乐成长!”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仅照应标题,呼应开篇,而且点明春天的美在哪里,升华了主旨。

(三)回环往复遥相呼应

这种构思的方法就是指文章的开头以什么为起点,结尾再重新回到这个起点上。尽管中间部分洋洋洒洒,绕了一大圈之后,仍然绕不出开头所规定的内容圈子,结尾仍按照开头所规定的内容来写,再次回应开头所写的内容。如例文二《酿一壶岁月之酒》的开头用生动的语言点题,并照应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上帝将青涩赋予青春,将岁月化为泉水,为的只是用最难忘的味道酿出最回味悠长的酒。”而结尾“摘取最耐人寻味的果实,汲取最甘甜的泉水,伴着时光,放入人生的酒壶里,待岁月慢慢酝酿,等到走进生命深处,怀念青春初中岁月之时再取出,一醉方休”处,则运用“汲取最甘甜的泉水”“人生的酒壶里”“慢慢酝酿”等词语照应开头,升华中心,起到了一个回环往复,耐人寻味的效果。

(四)情景相衬遥相呼应。

这种构思的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渲染某一种氛围,衬托某一种情感,而在结尾处又回到此种景物描写上来,让氛围与情感更加地突出,让文章结构更加地严谨,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如学生崔晓庆《比风景更美丽》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雪一直在下,丝毫没有要停的痕迹……枝头上已落满了雪,……一阵风吹来,我瑟缩了一下身子。转眼间到了桥上,桥上有卖东西的,有赶路的,还有一位衣着破烂的老爷爷。”而结尾这样写道:“我也将身上仅有的十元钱放入老爷爷的手中,转身回家,雪下的得更大了,风吹的更猛了,而我却找到作文的源头了。”文章从“下雪”起笔;将整篇文章的背景放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冰冷的氛围中,触景生情,为文中“卖油条的叔叔、西装革履并大腹便便的人、时尚女郎、一位学生模样的小女生”四位人物的出场创设一个典型的环境,并把前三位与“一位学生模样的小女生”进行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纯真与可爱。结尾处以“雪下的得更大了,风吹的更猛了”收束全文,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进一步抒发了对“小女孩”的深深地赞美之情。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