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行读天下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23 10:48:56 作者: rapoo



行读天下作文

云台山红石峡

行读天下作文

武夷山九曲溪

行读天下



马祥勇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读遍天下好书,与往来古今所有伟大的灵魂相亲;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踏遍地球上每个角落,与天地自然造化相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建盖世勋,树千秋业!



阅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绝不仅仅囿于读书一途。读书是读,相人是读,阅世是读,观景是读,行走他乡路,博采人间胜也是读。有些时候,行读天下无字书,带给人的震撼与教益可能并不亚于闭门三日青灯黄卷的收获。记得数年前在海南参观小洞天的时候,有同行者问导游:“小洞天不过如此,大洞天在哪里,带我们看看吧?”导游小姐莞尔一笑:“走出小洞天,置身大洞天。”是啊,人间胜景、清风白云、天地自然就是需要我们认真阅读的大洞天啊。



近些年来,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在难得的闲暇里,携妻儿到远方去,去寻找别样的风景。一路行走,一路感叹,也一路思考。本来外出观光,是为放松心情,休闲娱乐,似乎和思考搭不上边,但既然带着“行读天下”的私心,在游览观光之外,就未免多动了点心思。这些年里,我游过海南的海,登过东鲁的山,趟过张家界的金鞭溪,触摸过晋祠里的长龄柏;也曾在漓江里泛舟戏水,也曾悠游在鼓浪屿的沙滩,凤凰古城沱江两岸留下我的足迹,水乡周庄、苏州园林几度驻足赏玩……



旅行回来,我总心有不甘:到一地,便失望一次。因为我发现现实中的胜地和我想象中的美景总是相差甚远。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我的童年生活里营造了多美的梦境,可是舟游象鼻山下,周围是游轮的轰鸣和鼎沸的人声,哪有烟雨飘渺漓江水的诗意悠悠;当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深情描述沈从文的湘西风情时,自己也曾几度沉醉其中,可当我在凤凰古城徜徉,看到的是如蚁游人东奔西走,小商小贩往来穿梭;也曾几度神往鼓浪屿的涛声和洁白的沙滩,可当我踏上鼓浪屿的沙滩,海浪冲刷满眼弥望的竟然是枯枝败叶……



是谁颠覆了我心中的胜地?是我自己在心中虚构了本不存在的幻境,还是这一切恰好证明了一句“看景不如听景”的俗话?



云台山近在身边,我却多年没有去过,前几天从厦门鼓浪屿归来,陪一个朋友到云台山去,却发现云台山的美绝不亚于国内那些声名赫赫的名胜景观,于是慨然写下:“武夷归来后,云台山中卧。峡谷飞瀑悬,大胜鼓浪海”。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熟悉的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我们习惯了到远方去寻找别样的风景。但远方又常常让我们失望,当我们乘兴而去,带着失望和疲惫归来,发现身边其实也别样精彩。



这让我联想到人之做人处事治学,“人之弊在贵远贱近,厚古薄今”, “贵远贱近,厚古薄今”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劣根:我们总以为身边没有风景,总是向往着空茫的远方和未来,对自己周围的美景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而让自己的生命在自怨自艾中空耗;我们总以为自己能一扫寰宇,澄澈天下,却四体不勤,对具体工作不屑为之;我们总以为自己身边没有大师,总是习惯于去请外来的和尚传经布道。细思之,“贵远贱近,厚古薄今”反映了一种很不健康的嫉妒心理,他们借美化远方的幻境来轻贱身边的风景,他们靠抬高古人来表示对自己身边能人大师的不屑!如果一个人被这种心理长期统治,他是很难进步的。



风景并不总在远方,怜取眼前人,惜取身边景。格物致知,人人皆可为尧舜;潜心向学,你我皆可成大师。



行读天下,此一得也。



2013/7/29





行读天下作文

全家漂流武夷九曲溪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