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怀敬畏之心
读吴非《致青年教师》有感
读吴非《致青年教师》的《课前是紧张的》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大学毕业之后在贵州教中专学校,后来在北大任教,拥有40多年的教龄钱理群老师说:“上课前总是紧张的,每次面对新一届的学生,我都会这样,我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状态,我担心他们不接受我。”
究其原因,是钱理群老师比较敬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学科教学,看重学生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期待。一名老师,心中有使命感,心中就有学生,才会在意学生对他的态度,在意学生的接受度。走进教室,看到50个学生在等你,不管他们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不管他们有过什么样的学习背景,从这一天起,他们要和你共度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彼此相互难以接受,对任何一方都是痛苦的事情!
看看自己每次上课之前,真的是很紧张。我想是因为我敬畏我的学生,是因为我想把课上得让学生怦然心动,是因为我想吸引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平时我对学生总是讲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English(爱我就爱我的英语)。从而每次上课前,不仅认认真真备好课,而且还想着快乐教育,中间适当的插点名人轶事,来点风趣幽默的小笑话,增点来自西方的风俗习惯,或者加点in语,让他们在紧张的氛围中稍微放松一下大脑,然后继续前行。
例如在昨天上课时,一句It will be many years before I can earn so much money(我要挣多少年才能挣那么多的钱),我故意调侃地翻译成:我要猴年马月才能挣那么多的钱啊!教室里笑声一片……当学生在细节上犯错时,我给大家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用英格兰查理三世的故事给学生说明一个道理:少了一个马钉,失去一个马掌,失去一个马掌,伤了一匹战马,伤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丢了一个国王,败了一场战争,败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不能忘记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永怀敬畏之心,即使有惑先自解,然后使人昭昭,同样值得敬佩;永怀敬畏之心,我就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永怀敬畏之心,我就会多一份鼓励,少一份责备,让学生发现天空是如此之蓝,阳光是如此明媚,心中有了阳光,生活便有了色彩,开始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