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换桌布想到的……
在小餐桌上,我铺了一层好看的桌布,上面有许多诱人的食物和水果,这是为了让儿子每次吃饭时能够胃口大开,也给我这不太会做饭的人带来些成就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好看的桌布已经有些面目全非了,每次吃饭的时候,儿子总是说该换一换桌布了,我也一次又一次地说要换换桌布,可是,说归说,每次吃完饭的时候,就把换桌布的事情忘记了,吃饭时又想起,总会无奈地心想:先凑合着用吧,等买来新的桌布再换吧。就这样,已经好长时间了,这张旧桌布还是没有换成。
周六打扫卫生时,我看到了这张旧桌布,毫不迟疑地把桌布撕了下来,老公说:“你怎么撕下来了,新桌布还没买,多难看!” “就是因为先撕下来难看,才不得不去买新的,否则,旧桌布还不知到什么时候才换掉呢!”我有些嗔怪着说。看着光光的桌面,老公不再推脱,骑着车子就去买了。吃饭时,看着焕然一新的桌布,儿子说:“终于把桌布换了,心情真是好极了。”“呵呵,你妈把旧桌布撕掉了,不换也得换,就换了呗。”
是呀,没有推脱的理由了,事情就做成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做不好,有时不是不会,也不是不能,就是因为有太多推脱的理由,不能把自己逼到“绝境”。明明知道,读书、写作能够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能够让自己从教书匠变成科研型教师,能够让自己跳出平庸,然而,因为自己太容易做懒惰的俘虏,常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为度日,自己迁就自己,自己糊弄自己,为自己不读书、不思考、不反思、不写作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于是,几年如一日,平庸的职业生涯就把自己造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纵观国内外教育名家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不仅“逼”自己专心于每天的日常教学事物,细心观察与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同时还“逼”自己把所思、所得写出来与同行探讨,再兼收并蓄同行与读者的观点,逐步完善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
想到了这样一则外国谚语:如果你想翻墙,那么请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意思是说,当你想翻过一道很高的墙时,把帽子扔过去了,这样你就会想方设法翻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了。作为教师,相信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没有推脱的理由”“别无选择”地把自己逼到书桌旁,就会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潜能,发现自己会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