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浪之歌》想到的
童艺
爱情,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不竭动力,是人间最美的神话,所以,她也是缪斯殿堂的宠儿,是文学花园中永恒的美景。
黎巴嫩的文坛骄子纪伯伦以他飘逸俊秀的情思和缠绵柔韧的笔力在《浪之歌》中借助美丽的爱情抒写对祖国炽热的恋情。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其实让学生自学,稍加点拨即可。但在教授本课之前,我一直在为一种现象忧虑:部分学生被情感问题困扰。在学生的作文、周记里,他们淡淡地或浓烈地流露出生活中的他或她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伤感和痛苦,字里行间能读出他们深深的困惑与挣扎。有的学生甚至不再避讳地发出哈姆雷特似的呐喊:“生存还是毁灭?”个别学生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我在个别谈话和劝解的同时,感到有必要寻找机会和孩子们谈谈这个有关青春的话题,尤其是我在统计过一次小范围的学生心理问卷调查之后,惊讶地发现,我所知道和了解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学生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烦恼从不向任何人提起!
于是,我决定以一个全新的定位和学生一起解读纪伯伦的这首浪漫的咏叹调《浪之歌》。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郑重其是地领读第一句,让学生放下羞涩,以平和的心态开始这一课的学习。在稍加点拨之后,学生很快明白,诗中浪漫多情的热恋中的女性形象,恰如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的意象,其实是作者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衷肠的再现,同时闪烁着宽广博爱的母性的光辉。
至于爱情,我是从文中的一句话切入的:“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我问学生:“为什么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什么是清醒的爱情?爱情为什么应该清醒?”
满屋的沉默。
于是我谈起一个让人感叹的故事。一家旅馆住进一对夫妇。女子美丽窈窕,体贴入微,男子却一脸伤疤,面目狰狞,是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震撼大家的并不是两人外表的差异,而是人们气愤地发现,温婉可人的妻子伺候的居然是一个冷酷凶暴的丈夫,他动辄脾气大发,随意毁掉妻子精心准备的饭食,甚至用拐杖无情的殴打。“我爱他。”妻子对好心的劝慰者淡淡地说。而面对质问,丈夫冷冷地说出了真相:他的这张脸是被人毁容了,而凶手就是她,他现在的妻子!他曾经风流倜傥,貌比潘安,也很爱她,发誓要终身相守,可她却越来越怕失去他,最后竟疯狂地用硫酸毁掉他的俊秀:“这样就不会有人再爱上你,你就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
疯狂的爱情变成了刻骨铭心的伤害!两个人的天堂竟演变成终身困守的炼狱!
我从学生惊讶的表情中看到了信任和缓缓开启的心扉。他们已经认同爱情是需要理智的。
于是,我向他们提起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当我们发现自己开始关注异性,就应该明白是因为长大了,所以有了青春的烦恼,这很正常啊!不要因此怀疑自己是否变成坏孩子,是否堕落而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曾经喜欢过别人呢!”在孩子们的惊讶和尖叫声中,我笑了,此刻,我们似乎成了同龄人。他们追问“后来呢?后来呢?”让我强烈地感到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好奇之余寻找出路解困的急切。“这辈子他都不会知道我曾爱过他,因为我选择了沉默!”
“我为什么要说出来呢?”我面对困惑的学生们说:“说出来无非两种结果:一是他也喜欢,很幸福吧?然后呢?去展开一段所谓的爱情吗?在该学习的时候遥想虚妄的幸福;在父母辛劳的背后挥洒奢侈的温情,最后呢?误了学业和前程,而当生存的问题睥睨而临时,伟大的“爱情”将卑微得无处遁形,甚至被击得魂飞魄散。
另一种情况是他并不喜欢,接下来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烦恼、痛苦、绝望,行尸走肉一样为一段没有成型就夭折的感情厌弃一切,甚至轻生。而他呢,因为不爱所以不在乎,你的泪水自己不珍惜,不会有第二人珍惜!
教室里再次鸦雀无声。
“况且,以我们稚嫩的情感和贫乏的阅历,很难保证感情的纯度,也许我们心中的他(她)并不如我们想象得完美,是距离制造了美丽的谎言和欺骗。当我们逐渐成熟,甚至会嘲笑自己曾经的幼稚与天真,气恼自己当年的痴狂。”
清醒,就是能够理智地判断未来。就是在大学期间,我也谨记父亲的告诫:不谈爱情。我甘愿坚守孤独是因为不想在毕业的时候遭遇残忍的离别或者去留选择的绝望。既然注定是一场无言的结局,又何必让它开始呢?如果是真爱,将更是白白痛苦了两个人的青春。
有人说,爱情使人盲目,恋爱中的女人都是愚蠢的。为什么呢?有句很流行的说法,爱情是女人的全部,却只是男人的一部分,男人会因为责任和义务而不得不追求事业,奋起征服。正如《诗经》所云:“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意思是说,男子陷入爱情之中还可以摆脱出来,女子一旦陷入情网,就很难自拔。(当然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变了模样)眼界和心胸决定了对爱情的态度。
“爱”本身没有错,错在她诞生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空间、不对的人身上。那么,我们怎么办?既然青涩的果实不能给我们带来甜蜜的结局,那就让她在那里继续成长好了。把一份美丽的憧憬幻化成可以欣赏的图画,珍藏在记忆深处,总比让冷峻的现实将她击碎要好得多。何况,真爱一定要占有和得到吗,当我们处在无法把握未来的年代?据说,刺猬曾试图用彼此紧紧相偎来取暖,却发现靠得越近,彼此的伤害越深,在不断的鲜血淋漓之后,他们聪明地保持一定的距离,问题解决了。这多象盲目的爱情,伤害竟缘于爱得太深,靠得太近!
如果,在青涩的季节,你真的认定了遭遇了此生不可能改变的缘分,那也请你为了心底的爱克制自己,创造和他平等的向上的台阶,比如,他的成绩比你优秀,将来会考大学,读博士,那么,你也去努力,去开发自己的灵秀之气。当终于有一天,你们在精英云集的地方会心一笑时,幸福才会真的开始。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孽缘则是魔鬼撒旦的玩笑。那么,理智和清醒是我们人类不可放弃的武器。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
下课了,有些孩子还在沉思。
我不认为这堂课有多么成功,我只是在想,语文课上的内容不一定非要充斥语文的知识。如果学生需要,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些,在授业的同时,偶尔脱离文本,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