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教学中,这种简短的形式,再加上诗人的生活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差甚远,无论是老师的教也好,还是学生学也好,都显得难有精彩之处生成的感觉。所以在古诗教学时,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学生能背诵古诗,背诵诗句的解释,能解答作业,就草草收场了。
回顾自己的古诗教学,大多数的课节都是这样上的,虽然偶尔也做过新方法的尝试,但总觉效果不佳,所以每上完一次古诗的教学,心里总会沉甸甸的,觉得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利,泯灭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总想改变这样的教学,让古诗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灵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再死记硬背,让学生即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感染,更受到古诗字面之后所蕴含的一切东西的感染。
昨天教学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我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感觉效果还不错。
一、释题时让学生读“村居”想画面。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农村,对于村居的画面并不陌生。让学生想象画面,在头脑里初步有一个表象,为下面的理解与阅读打下基础。
二、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1、读好韵脚与节奏。在学生读准这首词后,通过手舞足蹈的读,读好上阕的韵脚“ao”,读好下阕的节奏。在这里并让有创新读法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2、想象画面,感情读。在学生读好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想想词中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再一句一句地理解分析画面,教师没有把词句的解释教给学生,而是把每句话当成一个画面,让学生来表述,这里学生自己说,同学补充说,教师引导说,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时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感情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找情趣,写画面。这首词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表现一种生活情趣。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的练笔。学生的练笔也写得很据生活情趣。例如:在翁媪的“相媚好”中有的学生写 “老头对老太婆说:‘当年,你是那么美丽,现在虽然我们都老了。在别人眼里都不美丽了,但在我眼里,你依然美丽如初。’老太婆说:‘是呀,要说当年你也是英俊潇洒,如今虽然都老了。但咱们依然深爱着对方。’”还有的学生写“老翁说:‘年轻时,你那么美丽,现在在我眼里你是美丽依旧呀!’老婆说:‘你在我眼里不也是依旧英俊不减当年呀。’老翁说:‘你瞧,这么热的天儿,咱们的大儿子,在溪边顶着烈日锄豆,这个勤快劲儿多像我呀。二儿子织鸡笼那认真样儿,多随你的脾气啊。’老婆笑眯眯地接着说:‘你再瞧瞧咱们的小老儿,趴在地上剥莲蓬那顽皮样,多想你小时候那淘气劲呀。’他们说笑着,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有的学生还把这个场面定格于翁媪边喝酒边聊天的场景,还有的同学把词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翁与媪的聊天展示在大家面前。学生的表达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没有脱离一个“趣”字。读着学生的练笔,我心里暗喜,觉得这样的来上古诗课,效果是更好的。
回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一“趣”字上,教师激发兴趣,学生找情趣,悟情趣,写情趣。使课堂中不断出现学习的小高潮。但因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足,在教学中还是没有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总觉有些愧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