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
侯春颖
明天该学《圆的面积》了,老师让我们预习,并动手画圆、剪拼。
我先阅读了课本16——18页内容,然后找来一张厚纸,用圆规画一个圆,剪下来,平均分成32个小扇形。
在剪拼过程中,我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花费我好长时间。我把圆平均分成两半,剪开,慢慢拉直,两个半圆上下拼接,就拼成近似长方形了。
我根据剪拼的过程,验证书本上结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分得越细,拼出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我想起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那么,圆的面积就等于圆周率×半径的平方,用字母表示是:S= ×
如果分的份数少,就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圆面积公式是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
学数学真有意思。
学习圆的面积
周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一项作业:自己动手做一个圆,并预习课本16——18页内容。
回到家我二话不说,就找一张硬纸板,在上面画一个大圆,剪下来。再把这个圆等分成32份。因为书上说,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所以,我尽量做完美一些。我用直尺分出32个小扇形,剪开。提醒你注意:千万不要剪到头,不然,整个圆就散开了。
开始拼了,我让爸爸帮忙一起拼,慢慢地,我发现,我拼成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了。我又还原,再拼接一次,我看到了——把圆剪开,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我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是:S=
边做边学很有意思,老师不讲解,自己也能学到知识,太高兴了!
原来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时,都是老师拿着现成的教具演示给学生看,师生一起拼图、观察,然后得出结论。今年我采用让学生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做学具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二天,令我大开眼界,兴奋不已。学生竟然自己画圆,做8等分或16等分拼凑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和32等分拼凑一个近似长方形。在学生脑中确立无限细分将拼成一个真正的长方形的认识。课堂上,学生操作学具,在分割、拼凑、观察、分析、比较的实践过程中感知转化所得长方形的长、宽和圆周长、半径的关系,再联系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
动手操作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动手操作,数学的一些抽象概念、性质、公式以及一些运算和数量关系会得到实物的依据,从而使其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动手操作使枯燥难懂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生动化,学生动手操作兴趣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