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开学第一天感觉真好!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27 10:53:03 作者: rapoo

开学第一天,感觉真好!

开学第一天,感觉真好!作文

新学期在即,我只能挥一挥手告别寒假里猪狗一般懒散的生活,纵然有万般不适应,还是得打起精神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学校的开学日。

按照惯例,我早上八点到校签名报到、上交寒假作业,八点半准时来到会议室参加新学期的第一次教工会;按照惯例,这次会议学校会专门请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教育同行给大家做场报告;按照惯例,在这个漫长的会议上习惯潜水的我会在QQ上在线或者在天涯上闲逛。

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请的专家对口味了,上学期赵渝老师的报告让我打破了第三个惯例,手机不玩了,小差也不开了,听的聚精会神,笔记记得健笔如飞,整场报告听下来感觉酣畅淋漓、甚是过瘾。这样的体验竟让我对今天的会议有了些许期待。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带上了手机,同时还准备了一本闲书。嘿嘿。

今天,在报告厅,“教育中国”演讲团的青年演讲家余孟孟给我们做了一场“《学记》的教育智慧”的精彩报告。事实上,今天的报告没有让我失望。

儒雅的装扮,富有磁性的声音,激情洋溢的状态,活泼生动的导入语,很快就吸引了老师们的注意力。接下来,余老师又用两个问禅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诫大家要有“空杯心态”,要活在当下,再次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报告本身。不知道其他的同事感觉怎么样,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方式让我很受用,同时也让我很受启发,教育原来不用总是耳提面命、苦口婆心、恨铁不成钢。

接下来,余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给大家简单介绍了新时代重提《学记》的理由以及《学记》的基本特征。

说来惭愧,作为中文系科班出身,我是第一次听说《学记》,刚开始听还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余老师讲解,我才了解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余老师指出,当今社会已进入“微化”的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型电脑、微型书籍等等都不断涌现。由于社会步伐的加快,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生活节奏也变得异常快捷。教育类书籍众多、篇幅巨大,如果能有一本“微教育学”或者“袖珍教育学”,那就太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了。当此同时,全文仅1200多字的《学记》便进入了当代教育者的视野,成为“微教育学”当仁不让的典范。如果辅助以其他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研读《学记》的基础上,教师必定能生发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

那么,今天的重头戏就是解读《学记》。与大家分享一例:

【章句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解读】

1.治国方略

策略

功效

上策:学(其必由学)

化民成俗

中策:就贤体远

足以动众

下策:发虑宪、求善良

足以闻

2.教学管理境界

境界

风格

特征

上:学(其必由学)

专家型

教化管理

中:就贤体远

慈母型

情感管理

下:发虑宪、求善良

严父型

规章制度管理

让我意外的是,初读起来拗口难读的古文,短短数十字竟然被余老师解读出这么丰富厚重的内容;在余老师智慧的解读和引领下,又一次地让我对咱们老祖先宝贵的文化遗产刮目相看;与此同时,我再一次检阅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与浅薄,路漫漫啊。

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两个小时的报告只能在余老师的引领下初步感受到《学记》的艺术魅力,真心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把整篇文章的解读听下来,当然最好不用自己花钱,嘿嘿。

令我更加意外的是,报告结束之后,我们的全体会只有方校长简单的交代了一些新学期的事务并祝愿大家元宵节快乐,用时不超过10分钟,然后会议OVER!

真是如沐春风的一场会!

忽然之间,感觉领导们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了,这不正是“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专家式的管理思路吗?不过,我很受用。这种感觉真好!

顺便说一下,下午学生们的表现也不错。我还未到校,打扫卫生、上交寒假作业、收费等等杂事,班长均已安排妥当,刚刚过年回来每个学生看到我都是喜气洋洋的,这种感觉真好!

还有那些久违的同事灿烂的笑脸,如同今天的天气一般温暖,这种感觉真好!

开学第一天,感觉真好!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