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她依然在这里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28 10:47:14 作者: rapoo


她依然在这里

我是校讯通的老博友了。

2008年11月29日,和武凤霞、段惠民等老师一起,在焦作讲课,凤霞介绍我认识校信通(是的,那时她的芳名还叫“校信通”)工作人员,一见如故。

2008年12月3日,结识我校的校信通联系人冯斐,多了一位志趣相投的小友。我知道,我们会是永久的朋友,她的轻声细语,她的深切关怀,给我温暖、信心、光明和希望。我不是一个广交朋友的人,但我有珍视友谊的性情。

2009年2月6日,我担任校讯通第三届书香班级评委,有机会和校讯通(是的,她已更名“校讯通”)一起欣赏孩子的成长,我很荣幸。

那个时候,精力很充沛,写作也有激情,几乎每天更新博文。2009年11月12日,我写了一篇博文《雪天的温暖》,19日见博友“我们仨”评论:

文章不长,溢满真情,我把它推荐给《教育时报》的“人生”版了,不知能否见报,让更多的人分享你们师生之间的温暖。

我是怎样的激动呢!一篇几百字的小短文,居然引起刘肖总编的关注!几天后,文章见报,我把报纸带进教室,孩子们欢欣鼓舞,又是叫又是闹还有人吹口哨!

不断地写啊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奢侈。2010年,博文就变成“周记”了,因为母亲的病在恶化,需要我照顾。之后,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没有在校讯通博客留下一个字,我要在医院、学校、家庭、商场之间不断地奔波。挤出的时间,只够我写新浪微博,因为微博每条最多140字,手机也能写;母亲熟睡的时候,在她床头也能写。这一年,我微博上有十几万字。

我极力挽救母亲的生命,可是回天无力, 2010年的12月28日凌晨4:28,母亲撇下我,走了!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的家也散了。那是一段暗无天日、以泪洗面的时光。

可以救赎我的,唯有文字。

我在写《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写作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是文字让我积极乐观,重拥笑颜;是文字让我心怀大爱,沉醉教育。需要致谢的是,这本25.8万字的小书,有8万字来自我的校讯通博客。写作累了的时候,我会在博客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笑一笑。没有更新博文,但我每天都在使用校讯通,我任2012届一班班主任、一班二班语文老师的三年里,共给两个班的孩子及其家长发留言和公告两千多条,其中有一些收录在我写的书里。我和我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人因校讯通而心灵相通,我们的班级因此而成为一道风景,一个传说。

2011年10月25日夜,我发表博文《大家还好吗?》,全文如下——

好久没来了,一直忙于各种事情,经历各种事情。今天上来看看,有种久别重归的熟悉感。虽然以后也不一定能像以前那样常来,四处转转,扫扫尘埃,抹抹心镜,也十分亲切。轻轻问候一声:大家好,我来了。

这个月,我只发表了两篇博文,因为福建教育出版社约写第二本书。这一隔,又是半年。完成第二本书稿不久的一个深夜,我给冯斐发了一条短信,报告我这一年多来的情况,她立即打来电话,我们聊了很久。那个夜晚,我深度睡眠在友情里,很香,很惬意。

7月6日,冯斐辗转而来,请我吃饭,我送她拙著。四年来,我们就是这样的君子之交。每每我有高兴的事、困难的事都会想起她。每次我都有说不完的话。临别时,她说:“继续写写博客吧,让你的理念传播得更远,让更多的人受益。”被这女孩儿的呼唤深深的打动,转身的刹那,我落下泪来。当晚,我发博文《趣养人心,工作着是美丽的》——校讯通,我又回来了,因为你在这里,你们在这里。

是的,校讯通她依然在这里,静静地守候,静静地等待,她不因为我一年半的离开而舍弃我,她以博大的心胸,包容我的游走、我的隐身、我的回归;她默默地留存我写过的每一篇博文,需要的时候,我只管来复制,这对我,是最大的扶植。所谓“博腕儿”,是她给我的奖赏和鼓励,“给我一个表扬,我可以多活两个月。”我珍惜这个称号,也感谢博友的厚爱。

这学期,我新接了七年级七班八班的语文课,也已接受八班班主任杨锐老师的委托,要为这一届的孩子写一本书,“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计划用三年来完成这个使命,不用太赶时间,所以,我会时常来更新博文,敬请朋友们关注。同时也请大家原谅,家父已83岁高龄,家里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做,您的留言和评论我不能逐一回复,万请海涵。

写作是快乐的,也是劳累的,伤眼,伤颈椎,伤腰椎,还容易增肥,亲爱的博友,亲爱的编辑,陶醉文字时,注意坐姿,时常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哦。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我该出去跑步了。

我知道,我回来的时候,你在这里,她也在这里。

谢谢。

秋天安好!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