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那天,我在自己的空间里写下了自己2013年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能读100本书。
发出去之后,很快我的一个正上大学的学生就开始质疑了:老师,累不累呀?读这么多书你哪里来的时间啊?
我笑着回复他道:我的所有的空闲时间几乎都是用来读书的,所以,不用担心时间的问题了。
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其实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说,那就是只要是挤,还是有的。
从哪里挤?古人说读书要有“三上”之功,亦即马上、枕上、厕上。而我好多的读书时间也是从这些地方挤出来的。
当然,现在的“马上”应该换成“车上”比较合适。比如外出学习或者旅游的时候,我总是不忘带着自己正在读的书,漫长的旅途因了书的陪伴而少了几分寂寞,多了几分充实。
睡觉之前,当然会读。而且我认为最惬意的读书方式就是灭掉房间大灯,揿开台灯,就着那一簇光亮,浸入书中美妙的世界。万籁俱寂之际,畅游在书中,整个世界好像只剩下了思绪飘荡的自己,顿时觉得连生命都变得充盈而饱满起来。
卫生间里,我专门抬进去了一个小小的书柜,上面码了一层书,随手翻阅,也是一种难得的逍遥。
除此之外,在办公室里,当备完课,改完作业,我很少参与别的同事聊天的话题,或者去赶某一部热播电视剧的潮流,我很喜欢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静静打开一本书,然后拿起笔,拿起笔记本,读读、勾勾、写写,很快,我就会从周围的喧嚣热闹中独立出来,进入思想的幽静一隅,在品读中收获,在摘抄中享受,甚至会达到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
在家里,做饭的时候,我会在等待水开的时间瞅上两眼,我会在等待粥熟的时间瞅上两眼。就这样,读着书,做着饭,突然觉得满室馨香,有时候甚至分不清是饭菜的香,还是书本的香。一种是物质的需要,一种是精神的需求,大概,这也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吧。
有时候,在晚上泡脚的间隙,我也会随手拿起一本书来,任温热的水漫过双脚,任清明的文字跃动于眼前,那一刻,竟然也有小小的幸福的感觉。
就是在这些只能称得上边角余料的时间里,我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不为成名成家,不为稻粱谋划,只为心底的一份由衷的喜爱,就这样,读着自己喜欢读的,欣喜着自己的欣喜,满足着自己的满足,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好像突然间明白了,其实,不是读书没时间,应该是你不想读,只要有了阅读的欲望,时间,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