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年级开始学国画时,美校老师有时会抽时间教我们写毛笔字,她说,书画书画,书法和绘画是连在一起的,画画得好,上面的题字也要写得好。
后来,美校老师说,要把书法和绘画分开,分成两个班,不过,单独报书法的人不是太多,
爸爸有时还练习一下毛笔字,妈妈从不练,她说自己字写得不好,我和爸爸的字都比她强。妈妈倒是喜欢我练习毛笔字,她说写字能让人静下来,她的脾气不好,希望我多练字,磨成好脾气。
这一阵妈妈一有时间就把我的字从书柜里找出来,铺在楼上房间地板上拍照。如果能挂那儿拍照,效果就会好些。
北宋徐积的《渔父乐/渔歌子》:一酌村醪一曲歌。回看尘世足风波。忧患大,是非多。纵得荣华有几何。
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孔子的“君子有九思”: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北宋徐积的《君看取》:管得江湖占得山。白云同散学云闲。清旦出,夕阳还。不知身在画屏间。
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代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妈妈的话:帮孩子拍照,有几首诗自己还不是太熟悉,有些耳熟能详的诗却因为是篆体,自己看了半天才看出来,所以我把一些诗又注在书法作品下面了。自己也又学了几首新诗,让人心情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