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安阳市南关小学 徐文祥 13569064510
真的不知道上次用这样的方式写信是什么时候了,也不记得是写给谁的了。随着那些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沟通工具都在进步,但我总觉得这是一种退步。今天的人们已经体会不到一封信寄出后的那份期盼和收到一封信时的激动与兴奋了。
这种心情在我此时写信时变得异常不同,也许在你此刻读信时也一样的吧。那是我们曾经多么幸福和多么值得回忆的一种感觉啊!当年我们上学时,同学朋友之间的往来,总以写信的方式,一个月两个月里总有那么一种希望和期待,仿佛每一天都过得都那么有目标和有意义。想必今天很多人已经很难体会到了。每当我收到毕业后的学生寄来一封信时,总能激动不已。但每次写好了回信,却不能及时寄出或根本就没有寄出(我每次都写回信,但从未寄出过)。这仿佛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尤其是辜负了他们的那一份期盼。我想,如果当自己的学生收到老师的回信该有多么快乐和幸福,也许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的。现在想想,这对自己又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即便是很要好的朋友、同学,多年来也不曾有这样的只言片语往来了。也许几个电话聊上半天,发多少电子邮件,或者qq聊天,或者转发几条根本不是自己写的短信,根本没有当初写信时的三两句话在一个人的心里驻足的时间更为久远。二者给人的感觉根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每次开头都用四个字:“见字如面”。这四个字直到今天才能真正体会到它多么令人回味,那字便不再是字了,而是朋友的面孔。信上的内容便是朋友在自己耳边响起的声音。四个字仿佛便会勾起两个人曾经在一起的所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时间越久,这份感情便越强烈。一封信,几页纸,一个信封加上一枚小小的邮票,多么的轻盈,所以说它会飞,那飞来飞去的不再是一封信,是一种情。一封封信链接的两头,不再是两个地方,而是两颗心。想起信被称为“鸿雁”,是多么诗意或浪漫的称呼啊!而今它成了太多人久远的记忆。
当我提笔写下的是一封信而不是一篇文章时,感到的只是说给特定的人的话,是仅属于写信和收信人之间的故事的。这既是一种私人之间的交谈,也多了一些真诚。因为信本身便就有这样一种让人依恋的功能,才让我们昔日那样的牵挂与等待。牵挂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个人、一颗心。而那薄薄的笺纸,当我们捧在手中时,起初的那种期盼带来的急切,立刻便转化为了小心翼翼。读完后便更加小心的珍藏起来,想念时便偷偷取出来再读,这便成了一种彼此的陪伴。
在我的家里至今年仍用一个黑色的袋子装着我上学时的所有信件,只是十多年不曾再打开它们了,不曾再和那些朋友“见字如面”了。虽然有许多同学至今依然联系,偶有相聚,但毕竟也有些人也断了来往。我今天也明白了一个词给人带来的失落——杳无音信。
我最近一次看信深有感触的是去年的春节。我回到老家,在抽屉里翻到了上大学时寄给母亲的信。那时每学期都要给家里写至少两封信,多数是汇报自己在学校里的各种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当时的字很幼稚,想法也简单,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成绩告诉家人自己很努力,没有让他们失望。家里的母亲和妹妹也许会因此而骄傲一些,也希望能给自己的心里带来一丝慰藉。那时候,写一封信在我看来便算是对母亲和妹妹的一种报答了,也算是对母亲孝敬的力所能及的方式。没有想到十多年后,这些信依旧安放在老家的抽屉里。我不敢问起当年母亲和妹妹读它们时的感受。因为那里面除了自己的各种成绩之外,还有我像一个大人一般口吻说给妹妹如何要在家听话多干活的叮嘱,以及对母亲要多疼爱关心妹妹的劝慰。这些话,让自己至今读到,仿佛一切都已久远,但又分明如在眼前如在耳边。昨天到底是早已远去?还是仿佛就真的是一夜之隔?
在有这目前两居室的小家之前,我们一家曾租住过五个地方,手里的这些上学时的信件却从不敢丢弃,因为那是我曾经的记忆和回忆。我有好几篇散文便是关于信件来往的,也有来自于写信的灵感的。最让我难忘的是高中时的通信。因为三年时间给了我太多,曾在毕业后想把那段经历写下来,因为很多细节无法再现,便开口向一位通信最多的同学索要当初来往的书信。她答应了,交给我很多,再加上我收到的,足够我从中寻找那些失落的记忆细节了。当我接过来她给我的那些信时,我心里便充满了感动,一封封信那样完整地被保存,并且那么多,每一封信都那么厚,比自己收到一封信的心情更激动——因为有人和我一样珍藏着它们。同学叮嘱我:不要弄丢任何一封,用过了还要还的。我心中生起一股暖流。里面的各种学习的激励和学习情况的汇报,把我一下子便带回了高中时的生活之中去,之后的几年,我写下了十五万字的自传性长篇小说《撑一支长篙》。
也许我当时创作的不只是小说,也不是一份回忆录,而是对自己心灵曾经走向成熟的永不消逝的一段历程。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写在纸上的字。那不再是字,而是蕴含字文字背后更丰富的情感。
我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写日记的习惯,那里面有很多是一封封信,也成了对某个人的专门的倾诉。写信的最大方便就是它可以变成你心里随便的某一个人作为听众。你也可以“当面”把所有想说的话说个够。当年不记得给妻子写下来多少心里的话,写了整整两本日记。在结婚前作为礼物送给她。当有一天发现在搬家时找不到了,妻子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对不住我。而这种丢失,却让我们更多了一种对在一起恋爱时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
就像我今天说了这么多,其实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内心。也许从那时起,我便成了一个借助于文字诉说的生活方式的人。从那时起,也并没有想过多年以后会有今日如此多的感慨。
静静地 躺在彼此的肩膀上
让整个世界变得寂静
两片落叶 从此一起无声的老去
离别得太久 都说是为了下次重逢
彼此流淌着一样的血液
努力的挂在了高高的枝头
那被枝桠悬挂起的遥望
在日子里的叹息化作了风
伸出手够不着你 却多了一份牵挂
飞舞的身躯 是满载着愁绪的信笺
总想有个人听 单薄的身子载不动
清晰的脉络 无声的沉重 你懂
彼此靠拢 从那泛黄的褐色里
见字如面 不是衰老的容颜
是思念榨干了的 日渐枯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