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不妨和孩子谈谈“爱情”(家长篇)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09 10:38:03 作者: rapoo

不妨和孩子谈谈“爱情”(家长篇)

那天放学的时候,清清的妈妈来学校找我。她神色凝重地对我说:“余老师,有件事我们商量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来向你请教。”说着,她咬着下嘴唇,似乎在积攒力量和勇气。清清是个很可爱、很有气质的女孩子,什么事情让她妈妈为难成这样呢?

看着她一脸的愁云和茫然,我说:“怎么了?你慢慢说。”清清妈妈的声音突然就哽咽了,她说:“清清分心了,她在谈恋爱……”随即,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有时,家长也很脆弱,尤其是优秀孩子的家长。一直很优秀的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或有某些不好的苗头,其家长顿时感到焦虑或恐慌,似乎天一下子塌了下来。

那天我们谈了很久,走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天空还飘着蒙蒙细雨。我对清清的妈妈说:“试着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吧!事情不会像你担心的那样糟糕。有时,我们是庸人自扰呢!”她似乎轻松了很多,说:“我回去试试。谢谢您啊!谢谢!”细密的雨丝在轻柔地、无声地飘落,是不是对孩子的教育也应像这细雨一样呢?

“爱情”本是美好的字眼,可有时它的突然出现另家长感到害怕和忧心忡忡,简直视之为洪水猛兽。爱情本是和亲情、友情一样珍贵的情感,可几乎所有的人对孩子都闭口不谈爱情。“爱情”的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当孩子渐渐从稚气走向成熟,当他们的青春开始飞扬,当朦胧的好感开始困扰年轻的心,“爱情教育”就成了必上的一课。

其实,爱情不是难于启齿的,因为真正的爱情是崇高的、纯洁的、美好的、温暖的。所以,家长不妨和孩子谈谈爱情。在孩子对这份情愫感到好奇、困惑或者憧憬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恰当的、积极的引导。

那么,家长如何和孩子谈爱情呢?

首先,我认为家长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行为,准确地判断孩子的情感。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谈恋爱”的帽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异性的接触不仅是说话,有时也会有一些身体的接触,比如拍拍异性的肩膀,这也是一种需要,但不是恋爱。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一小部分中学生有实质性的恋爱关系。但多数学生间互送礼物,实际上只是表达友情,不是爱情。”对孩子的有些做法,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大动干戈。对于他们正常的活动应给予支持。

假如孩子真的对某位异性朋友过于沉迷和依恋,也就是所谓的陷入了早恋中,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宜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宜“疏”不宜“堵”。有一种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所以,心急如焚的家长也一定要克制情绪注意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其次,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比如夜晚孩子的卧室)和孩子敞开心扉好好谈谈。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告诉孩子父母对他(她)的爱、关心以及担忧。同时告诉孩子父母的期望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如何保护自己。如果沟通有困难,我建议家长给孩子写封书信,把孩子当成一个长大了的朋友真诚地和他(她)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可以作为家长学习借鉴的蓝本。让这份美好的情感化作积极上进的力量。

再次,要防范于未然。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的孩子之所以沉迷于异性朋友,或许是因为他的欣赏、他所带来的安全感等。家长要擦亮眼睛和心灵看清孩子缺失什么(主要是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并努力补救。

最后我想说,家是孩子成长的乐园,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良好的关系、家庭和谐的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阳光心情,健康快乐地成长。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