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读书真快乐
读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热爱读书,在快乐中读书。这不仅需要教
师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快乐地读。
在儿子1岁时起,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还有一些画报、儿童歌谣和唐诗等,有意读给他听。一开始,儿子丝毫不感兴趣,我刚刚开始读,他就摇摇晃晃地走开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怀疑给孩子读书的效果。后来,我在给他念“窗前明月光”的时候,还未等我念完,儿子用不是很清晰的声音说“光”,
我继续念“疑是地上”,儿子又接道“霜”。
从儿子身上我得到了启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将课外读物中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内容制成卡片,在语文教学中读给学生
听。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
和学生一起读,关键的问题是交流。可以说阅读交流关系着阅读成败,还是借用阿巴斯阿卡德的话来说明阅读交流的重要性。“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你的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会,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两个思想,或者,你的感觉变成了两种感觉,你的想象变成了两个想象。决不仅仅如此!由于这一相会,你的思想变成了数百个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被认为来自于接受美学的观点,强调读者阅读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反映、简单地接受的
过程,而是一种能动地参与、积极地创造的过程。
老师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交流。如老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去阅览室读书,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学生中传阅,把自己的读书计划拿出来与学生交流。这就能够使得学生了
诗情境故事表演等活动。
当然,与学生一起读书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俯视式的引导,同时还要采用平视甚至仰视的探究。不仅要居高临下地指导,也要时时关注学生阅读焦点的变化。对有益学生的图书,要加以鼓励;对充斥暴力色情内容的口袋书,要适时加以制止,但不能过于粗暴;对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所谓时尚快餐类读物,要在阅读后认真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喜欢,其中的内容对学生有无裨益,然后再适当加以引
导。总之,学生只要愿意读的书,他们感到快乐,有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