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一个《20美金的价值》的小故事: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一天的工钱是20美金。有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儿子先向他借了十美元后,又拿出自己积攒了很多天的皱巴巴的十美元,然后提出用这二十美元买爸爸一天的时间,让爸爸早点下班陪他吃一顿晚饭。听了孩子的话,爸爸惊呆了。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小男孩向父亲要钱只是为了买一天的时间,和父亲共进晚餐。也许这个小孩的做法有些幼稚,但这体现出的恰恰是我们很容易淡忘的亲情。我不由得想到了女儿,有多少次,她拿着五子棋央求我和她下一局,我总是以太忙为借口推辞,只有在她表示强烈不满时才答应她;每逢周末睡觉时,她都会试探着要我陪陪她,其实要求并不高,只是和她一起躺在床上看会儿书而已,而我则以“都上初中了,还让妈妈陪。”的借口拒绝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凑巧的是,两个星期前,这篇《20美金的价值》又以阅读题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考卷上,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70个学生里只有3、4个孩子说喜欢,其他孩子都说不喜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不喜欢一个整天不在家的爸爸。看来在潜意识里孩子是渴望和爸爸在一起的。
是啊!社会的进步带给我们更为忙碌的生活:我们可能在为赶写一份材料而加班,可能正身不由己地陪客户吃饭,很多明明已经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却久久不能兑现……我们确实真的很忙!因为忙碌和不经意,而疏忽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让很多珍贵的亲子时间从我们的指间或身边溜走。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疏忽了就再也无法弥补。孩子在悄悄地长大,等不及我们迟到的后悔。
其实,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两样最珍贵的东西,除了爱心,再就是时间了。美国作家苏珊杰克比曾在书中充满温馨地回忆“夏天午后,我跟着爸爸来到后院园子时,天南地北聊个不休,直到妈妈喊我们进屋吃晚饭”。她说:“爸爸从未对我说过:‘走开!让我静一会儿。’”
或许我们的孩子永远也不会想到用金钱买我们的时间,但这篇文章同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多花一点时间给孩子,那该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感觉!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温暖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