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不按套路出牌
儿子一看我要生气,就赶在前面说:“瞪眼,又开始了。”果然自己真的拿眼睛瞪了他。老公感到好笑,告诫我说:“你不能按套路出牌,这小子摸透了你的脾气,你还能管住他?”
不按套路出牌?我想起电视剧《穆桂英挂帅》,杨家将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打仗的策略和方法不可避免的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套路.可是,在辽军再次进犯的时候,他们的作战套路就受到了挫折,因为辽军对他们的作战模式已经了如指掌.杨延昭后来推荐穆桂英任元帅来破萧天佐,萧天佑布下的天门阵,他看中的就是穆桂英的创新思路,穆桂英敢于出新牌,善于用新牌,让对方始终摸不清楚自己的出牌步骤.而后来的大获全胜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能打胜仗的军队必须敢于突破老套路,善于出新牌.同样在教育孩子,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我们也得学会改变思维模式,敢于创新,敢于不按套路出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错误往往会用打或者责骂来解决,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因为恐惧而长了记性,可是,错误是成长的影子,那么,长时间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就会变得无所谓,甚至叛逆,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这样的反驳"你除了打骂,还会干什么?”,是啊,一个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剩打骂这两招,我们敢说这是可悲的,不仅仅对于父母,更是对孩子.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学习新的招数,也就是教育新方法,学会不按套路出招。
当然,要探索教育孩子的新套路,就要学会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时俱进,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儿子八岁,开学要上三年级,我发现他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完全信任我,开始出现了叛逆和不满,原来的乖乖孩没有了,让他干什么他也不好好配合了,甚至出现暴力倾向.比如我没有答应他看电视《熊出没》,他竟然把铅笔全部掰成两截作为发泄不满的方式,如果是以前我少不了"动刀动枪",可是,这一次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给他拿来一双筷子,看他能不能掰断,他使劲很大,但是没有成功;我又从他掰折的铅笔中找出两只铅笔,一只长,一只短,让他掰,看看哪个更容易掰断,想想为什么,显然儿子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抓住了他喜欢做实验的优点他导他转移怒火,引导他去思考,同时我告诉他铅笔被折了,你只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以后怎么写作业的问题.后来在日记中儿子写下了自己掰折铅笔的错误,以及为此要承担的责任.我想惩罚不一定非的打骂,换一种方式更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虽没有按套路出招让儿子惊讶不已,但不按套路出招却让我收获了儿子的信任和尊重。

在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来教育孩子,我们作为父母要摈弃传统的打骂教育的老套路,学会改变,学会一些新的套路来教育孩子.孩子如花枝,难免会有枝枝蔓蔓,我们需要精心的修剪和呵护,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反思,多交流来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只有学会了用理解和尊重来取代管制和命令的套路,才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发展的新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