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民办老师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20 11:29:43 作者: rapoo

民办老师

“民办老师”这个称谓对于80后以及小博友们来说也许是个陌生的字眼,可对于60年代出生的我来说,民办老师——樊庆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虽然不在国家教员的编制以内,可他那种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刻苦精神,他对学生付出的无私的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铭记至今。

1978年,我跟奶奶搬回了老家农村,我自然而然地插班到本村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读书。当时的学校也就是所谓的大队部,只有简陋的三间平房,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另两间则是五个班级的教室,我清楚地记得刚入学的那一天,奶奶挪着小脚把我送到了教室,我看看砖垛垒成的课桌和板凳,再看看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我转身出门——这么烂的教室、这么乱的纪律,我可不想在这上!更惨的是,我们一个教室里容纳着小学1-3年级的学生,老师提块小黑板穿梭于教室的东西方向,时而教我们语文,时而教我们数学,与其说是教室,倒不如说是闹市或托儿所。语文课大都是老师领读课文,数学课才学到两位数乘除法,这在我以前的学校早都学过了。

每天两节语文、两节数学,其余的大部分时间老师带我们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每天上学背的粪箕子比书包都大)。在一次语文课上(具体课文我记不清了),老师让用“系”组词造句,大部分同学组词“系(xì)统”,我学过这是个多音字,于是我组词“系(jì)鞋带”,同学们都判我组词错误,还说我发音不准,“j、q、x”不分……“你们懂什么?这是多音字,我发音不准?恐怕连你们的老师都不会吧?笨蛋!”我看老师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我吓得不敢吱声了。

“老师,她说你也不会!”

“老师,开除她!”

“老师,罚她站黑板,她不讲道理,错了还不让说……”面对同学们的指责,我吓哭了,背上书包,离开了座位,我知道自己闯了祸,错不该指责老师。

“新英,没关系,你是正确的,不过老师没给他们讲过,我们班还没学到这个多音字。”老师按了按我的肩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来“常见的多音字”。这堂课我听得特别专注。

后来,老师又让我教他拼音中容易混淆的“ü、üe、ün、Y、W、ing、ong”等发音和应用,此时我才知道老师是刚毕业不久的高中生,高考落榜被村大队部聘用为民办教师,只给工分,不发工资,老师还虚心地跟我学珠算(我曾经学习过珠算的加减法,因为转学,至今不会珠算乘除,人生一大憾事),然后再交给同学们。有时樊老师让我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课文、拼拼音,渐渐地、渐渐地,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我。

虽然在课堂上是佼佼者,可每逢到地里干活,我就又成了笨鸭子,成了同学们嘴中的笑料,他们都称我为“银环”(电影“朝阳沟”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角色)。生性好强的我每天早早出家门,背着粪箕子绕大半个村庄,为的是多捡一粪、多拾一把树棍。可到了地里,我就露馅了,砸坷垃还可以,我使出浑身的蛮劲挥动着?头,每当遇到割草、刨地瓜、摘棉花这样的技术活我就抓瞎了,同学们都不愿跟我一组,我总是被落下老远,越干越没劲,每当此时,老师总是一边教我使用镰刀,一边帮我割草。

“刨地瓜也有技巧,看,这个根部高高凸起,不用说下面的地瓜长的特别大,你最好在远一点的地方下锹,不然就把地瓜挖烂了。”老师边说边给我示范。干了半天的活,还要自己扛着农具返回学校,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我的脚像灌了铅似的,“啪”不知怎的,锹从我的肩上滑了下来,敲尖不偏不倚戳在我的小腿上,“妈……”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老师见状,背起我一路小跑到村卫生所,“没事,只曾破了些皮,擦点紫药水就好了,不用紧张。”赤脚医生的话让老师长长喘了一口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老师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从当初自己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到给孩子选择老师,再到今天引导孩子适老师,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态度一直在变,我感到老师不一定拥有多高的职称、不一定掌握所有的知识,但老师一定要拥有敬业的精神和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浸润每一颗幼小的心——哪怕他是一名民办老师!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