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
感谢你们自开学以来营造了温馨、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比如,一大早,只要班里有人,就有读书声——我们的语文和英语科代表都是有心人,每天早晨轮流早来,带着大家一起读书。
这还引来不少老师的羡慕,有几位见到我还感叹:“你们班孩子真乖啊,来了就读书……”
郭主任也说:“七一班风好,学生一来就知道读书。”
说实在的,俺也有小小的得意,谁不喜欢自己的学生爱读书呢?
就在上周,渐渐发现问题:你们读书的声音依然响亮,但更多人是在我来之后才响亮的,我来之前,他们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严重郁闷,原来读书是做给我看的。
这样可不行啊,孩子,这是你的,而不是我的人生,做给我看,我也只能看三年,而你们,假设有90岁的寿命,另外的87年给谁看呢?这个道理,自开学第一天我都讲给你们听了,你们还记住了,有一天小子豪的妈妈就告诉我她儿子经常在家里说这话呢。
可是现在,两个多月过去,你们居然完全忘记!人岂有越长越小的道理?老虎不发威,拿我当病猫呢,我决定第二天早读到班里吵你们一顿——狠狠吵!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还是不能吵,你们是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批评和训斥是我教育无方的表现,伤你们也伤我自己。
第二天早晨,我依然笑容满面的走进教室。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没有在走道上来回走动,得意洋洋地倾听你们洪亮的读书声。我拿起粉笔,在黑板左侧工整地写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然后,我在黑板右侧写下——
让七一因为书声琅琅而更加温馨,让十九的秋日朝阳因有七一的读书声而更加明媚。
你们中间的有些人不由自主停下来看黑板。我索性击掌示意你们停下来。我带着你们一起朗读黑板上古今中外的读书名言,我们一起感受专注于读书给个人、给国家、给整个人类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然后,我又和你们一起分析我所写的那句话。
我问:“何为‘书声琅琅’?”
你们抢答:“响亮的读书声。”
我继续问:“‘琅’是什么意思?”
你们根据以往的知识积累答:“玉石。”
我说:“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一个‘琅’是一块玉石,‘琅琅’呢,则为玉石相撞发出的声音——那是多么美丽动听的声音!只有专注于读书,你的声音才质可如玉,今天我们有两人请假,实到52人, 52块玉石相互撞击,那完全就是天籁之音啦!我们的七一岂不是更加温馨了么?再看我写的后半句话:‘让十九的秋日朝阳因有七一的读书声而更加明媚。’——朝阳是视觉感受,读书声为听觉感受,二者交融,给人多么美的视听享受!”
你们瞪大好奇的眼睛边听边频频点头。
然后,你们的读书声再次响起——那是玉石相撞的声音!
其间,有不少人向我咨询问题,其乐融融。
我在你们中间来回走动,忽然就忍俊不禁了——如果,我一走进教室,就是劈头盖脸一顿批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喽!
孩子,还有,近来自习课班里开始有说话的声音。关于这件事,我也不预备批评你们。但我希望你听听我讲的道理。我知道,有极个别人心浮气躁,想说点闲话,但你们多半是在商量问题。可我还是希望你们静下来,因为最有价值的问题,不是经过商量,而是独立思考得来的。商量得多了,依赖性就强。严重时甚至不和别人唠唠,就不敢敲定自己的答案。有不懂的问题,要学会自己查阅课本和资料,举一反三,越是让你绞尽脑汁的问题,也越给你带来自信心和成就感。请记得,当你绞尽脑汁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先把问题放一放,也许就有灵感闪现;一直没有灵感,下课再向老师同学请教也不迟.总之,你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所崇拜的已故教育家孙维刚老师说过:“神圣的课堂永远安静,明亮的教室永远干净。”约束自己,独立思考,你才是真正心怀七一、心怀未来的人。
孩子,我为什么不批评你?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我不希望你仅仅是一时畏惧我的权威而装模作样,我希望你能真正从内心明白道理,让心智成长。
我看得见你的现在,也看得见你的未来。
相信我,成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