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心底里流出的情感
——读《用心灵赢得心灵》

周日早饭后,拿起《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讲演录》便读了起来,终于在晚饭前读完。走出屋们,看着院子里绿油油的菜蔬,仰头望望天空,一股清新的气息流向心底。
李镇西,这个名字早有耳闻。他是成都市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曾因成绩突出,读完博士后被成都教育局安排在教科所,还专门为他成立了一个研究室——成都市发展教育研究室。可他因为喜欢备课、上课,喜欢学生。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回到了教育第一线。用他的话讲:这样做和精神是否高尚无关,和道德无关,纯属个人爱好,就是喜欢。他是一位一线教师,也是一位教育思想研究者,边教边思,写了《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教育所思》、《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与青春同行》等著作。这样一位老师,他对学生的依恋之情、对教学的纯粹的情感深深打动了我。
《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讲演录》全书共有7个部分,也就是7场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在他的讲演中少有理论的铺陈,正像有的老师说的“你的报告最大的特点,是讲你自己”那样,他展示给我们的都是一些鲜活的、感人的、能引起读者心灵共鸣的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事例。通过品读这些事例,让我感受到了李老师作为一个教师的魅力,感悟其深刻的教育思想。
李老师7场不同内容的讲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中散发出的浓浓的深情:爱——从心底里流出的情感。
一、优秀的班主任
李镇西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三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就是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班主任还要具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在我身边就有不少具有爱心的班主任。他们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还关心孩子的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与孩子长时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师生间的相互依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除了童心和爱心,班主任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对自己工作的一份责任,对孩子的责任要升华到对我们国家的责任。任何一位班主任都要知道,我们是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的。
民主,是李镇西特别强调的。因为作为老师所要培养的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公民。现代或者说是未来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所以让孩子拥有民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显得很重要。同时,民主也是班级管理中能做到充分和谐的必要的管理思想。他说:“民主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等等,这些都应该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当中。这种平等意识、这种尊重意识应该浸透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因为这样思考,所以他提出了民主教育的八个特征:第一,民主教育富有爱心;第二,民主教育尊重个性;第三,民主教育追求自由;第四,民主教育体现平等;第五,民主教育提倡法制;第六,民主教育倡导宽容;第七,民主教育讲究妥协;第八,民主教育激发创造。
在书中列举他列举了很多事例,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李老师就是有爱心,讲民主的,把教育当艺术的优秀的班主任。
二、优秀的父亲
李镇西对家庭教育很是重视,他的美丽又善良的女儿便是证明。作为一名家长,读了《如何教出好孩子?》,很受启发。
首先,他强调家长言行对孩子言行的重要影响作用。他说:“有很多家长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善良、正直、淳朴、勤劳,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自然也就善良、正直、淳朴、勤劳。”
作为老师,我们在明确自己职责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我连续带了几年低年级了,对此深有体会。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文雅、有礼貌、、有涵养,但是他有个不文雅的、没有礼貌的、涵养差的家长,所以这些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慢慢地,不良的习惯就逐渐暴露出来,直至成为不文雅、没礼貌、没涵养的问题孩子了。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中高年级孩子中,有的家长经常能陪伴着孩子的,那些孩子的性格发展的就比较好,乐观、开朗、富有同情心、合群。而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则显得比较欠缺。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关键的作用。
我丝毫不怀疑家长都爱孩子,但是作为家长,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才叫爱,什么是正确的爱,什么是孩子能接受的爱。当今社会,家长不只是为孩子提供生活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家长要懂得爱要有度,爱要得法。
李镇西老师,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忠告:
首先,要保护子女的个性。很多家长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自己的梦想、愿望没有实现,就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背负很多负担,今天学钢琴,明天学舞蹈,后天学绘画等。忽视了 “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他有他的个性。”不能让孩子简单地重复你自己。“你越是培养出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儿子或者女儿,你就越为我们这个缤纷的世界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其次,要允许子女有私人空间。
对于家长应该养成怎样的好习惯,李振西老师也给了一些建议。
1、家长要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
2、家长要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我认为要做到这点,必须要做到保持平等的对话状态;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现在的家长们都很忙,忙着赚钱,忙着自己享乐,打麻将、喝酒。孩子是需要家长的陪伴的,如果家长能做到和孩子共在一盏灯下读书,坚持每天和孩子聊聊天,每天和孩子散散步,真正俯下身子和孩子交朋友,哪怕是抽出极少的一点时间陪孩子,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3、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建议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够,而且有点时间的话,最好还是能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为好。低年级孩子可以用家长读孩子听的方式,到中高年级,可以采用各自阅读的方式,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安静的、温馨的、弥漫着书香的阅读的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
4、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作。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多学习,多思考,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我们作为家长,应该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为孩子树立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让孩子在道德实践中懂得这样的道理:做人第一,善良最美!
《用心灵赢得心灵》一书中,李镇西老师要告诉我们的也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从他所叙述的故事中体会他的快乐,感受他的爱心,领略他的民主。学生心灵的赢取不是靠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靠教师付出的爱来获取。面对学生,让爱的情感从心底里流出,同时,也收获爱的回报,这就是教育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