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的日子要保持理性的思考
这几天比较忙,课题推广要我做一节课,本来教一年级,许多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忙得不可开交,现在要准备一节六年级的课,还要多次斟酌,认真准备,说实话,分心了,很多事都可能受到影响,周围发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我知道有些也是和自己有关的,可是,我没心思去想那些,那些东西似乎带有一种令我鄙夷的东西,我说不清楚,所以,我什么也不说。我依然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我就这样,越是这时候,我的脾气越倔强,面对谁我都不放弃自我。
因为昨天没有办法开新课,我把上周考试的卷子讲了。今天不能不学新内容。带领学生学习了《自选商场》。可是,一天三节课,我不能没有新内容,下午的语文课,我没办法,又开了一课《菜园里》。
今天的课堂还算很好,这些天一直在整顿课堂记录,但是,似乎越强调越不见效果,于是反思,也许不如前些时候那样生动有趣了,缺少了许多游戏,缺少了许多吸引孩子的内容在里面。我越是急迫,好像效果越不理想。今天的课堂,我只是说在效果上有了一点,但是,对于所有人来说,还是有些强迫的意味。
我不想这样子,也许和近来的工作头绪多有关吧。
今天的课堂,让学生坚持训练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在提问“为什么说在自选商场选东西真方便”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思考,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在两个学生回答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课文里的句子可以变成答案,于是便让他们总结出来三点:商场里东西多,可以自由选择,结账很快。回答的学生说得自然很好,通过总结,也能够很完整全面,甚至按照问题的步骤说出来。
可是,目前的班级情况,回答问题的依然不过是那么几个人,多数人面对需要思考的问题,总是不肯动脑筋。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举手。这是我想不到的,一年级的孩子竟然没有积极性,我就是用小红花来刺激,他们好像连试一试的胆子都没有。我不知道是我缺少表扬,还是他们的性格就是这样。我以为,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表现欲是小孩子的天性。
下午的课堂,我不想多讲太多内容,因为一天时间里如果学习两篇课文,会让孩子接受不了,于是,只是学习了《菜园里》一课的词语。
学习这个环节,我只是让他们认识词语。认字其实并不是重点,我把这节课又一次当成了游戏,学生反而积极性很高。我让他们一小列读词语,顺利的可以加一分,不顺利的不得分,结果孩子们一个个很激动,一旦过了头,只要一扣分,全体安静。正着来反着来,他们很听话。接下来让他们每组一次机会说除了书上的蔬菜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蔬菜,说了好多,学生积极踊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了。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有可能失控,但是,只要有条件约束,有竞争,就很容易控制。
也许这是我今天的收获之一,让小组竞争,让每个人都和团体绑在一起,这样他们会自觉的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本学期最后一个月,应该再做一个这样的尝试。也曾经有老师建议过这样做,只是没有尝试而已,如今发现效果很好,不妨一试了。
这两天忽然发现自己有点空虚,这种空虚是一种紧张下的反差,我知道自己头上顶的东西多了,思考的问题多了,方方面面都要照顾,我必须要保持冷静的思考,要把事情分好轻重缓急,做好自己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