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25 10:43:50 作者: rapoo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读完李崇建老师的《麦田里的老师》一书,崇建老师与孩子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养理念,给我内心一种微妙的触动和好奇。这本书的脉络非常的清晰,围绕着“如何达到教育目标?”李崇建老师提出的三个前提,“文化,规则,应对姿态”展开他的教养理念,结合他所学习的“萨提尔模式——一个人内在的冰山隐喻”理论谈他的发现,在教育教学上的运用,及自己的成长,还配合详实的教育案例故事让人读后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教育者,与孩子形成良好有效沟通的成与败,无疑是教育成功路上的那一座桥梁或绊脚石。而李崇建老师恰给我们提供一个真实、生动,成功的教育案例榜样。 一、建立班级文化

我们每个人带班,都会有自己的期待,希望班上的学生爱读书,爱学习,讲文明,懂礼貌,积极上进等。这就是班级文化。但迟到,懒惰,打架,厌学等,这也是班级文化。怎么样让你所期待的文化活动成为班级生活中一种习惯,并以“开放姿态的对话和学生们分享与谈论”,是逐步建立班级主文化的方法。

二、以‘爱’为后盾,建立规则

首先,“必须觉察‘应对姿态’,向孩子传达想法,也容许质疑与讨论,但仍要建立规则,并且确认规则与承诺。”

“当规则被建立之后,要切实执行,就会形成一种秩序。”

“规则的建立,最好清楚简单,绝对不对多,要以‘爱’为后盾,而不是以军事化的管教为基础。”

三、应对姿态

建立规则后,执行规则时最要注意的就是你的应对姿态。对于触犯规则的学生,往往即时反应表现出来的火冒三丈,严厉的批评说教等这样的惯性姿态面对。

萨提乐模式提出的第五种应对姿态——“一致性的姿态”。“在应对上有同时关注自己、他人与情境;在言行上呈现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能接纳的、富有爱心、说话带有感受、聆听他人、开放且愿意分享。”

李崇建老师根据上面的理论,以一种一致性的姿态,与孩子沟通,真诚地表现自己,“从‘冰山’的层次演绎,联结孩子的感受,联结孩子的渴望”,达到他教养的目的,收获了成功。他说这是“因为没有孩子不渴望成为一个有价值、被爱、被接纳且有意义的人。”

我想如果在教育教学中,在生活中如果能像李崇建老师这样以“一致性”应对姿态与学生、家人、朋友能达到良好有效的沟通。那么的教育工作、生活中我们一定会有所得,有所获,也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