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2-26 10:36:56 作者: rapoo
(与汪星人卡卡聊作文33)
从超市出来,卡卡举着那嘟噜红玛瑙般诱人垂涎的提子,不时咧着嘴在面前端详一番,再放到鼻尖嗅嗅,又笑嘻嘻地往前跑。我也似乎闻到了提子特有的甜丝丝的味道。
身边走过两个女孩儿。走过了也就走过了,可是,她们指着卡卡耳语了什么,接着便捂着小嘴嘻嘻地笑。
机灵的卡卡已经发现了,疑惑地挠着耳朵,“老师,她们好像是笑我啊?可是,笑我什么呢?”
我扭头看看走去的女孩儿,再看看卡卡,于是也不由得笑了。这下卡卡更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陪着我“嘿嘿嘿”地傻笑。
我问卡卡:“知道她们笑什么吗?”
“那还用问,笑我呗。”卡卡是个直爽的汪星人,“可是,笑我什么呢?真想不明白!”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们两个不是笑你,是你让她们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卡卡听到“故事”二字就两眼放光芒,“老师快给卡卡讲讲。”
“看过《狐狸与葡萄园》的故事吧?”
“看过的。”卡卡牵着我的手边走边说,“一只狐狸路过一个葡萄园,很想吃到甜美的葡萄,但是园子四周围有高墙,只有一个小小的洞。可惜狐狸太肥胖了,怎么也钻不进去。为了吃到葡萄,狐狸饿了三天,直到瘦得皮包骨头,终于进入了葡萄园。在园子里,它放开肚皮享受着美味。过了数日,它打算离开,这才发现,自己在享受葡萄的同时,竟然又大腹便便,无法离去了。为了脱身,狐狸又饿了三日,直到瘦得皮包骨头,才从那个小洞钻出了葡萄园。”说到这里,卡卡忽然明白了,“啊,原来是掂着提子的我,勾起了她们的联想哦!真有意思!可是,她们该不会以为卡卡从葡萄园里饿了三天刚钻出来吧?”卡卡就是这样爱逗乐子。
我心里忽然闪现出一个问题:如果给《狐狸和葡萄园》这个小故事添加个启发人思考的结尾,卡卡会怎样处理呢?
卡卡没有推辞,眼珠转了两圈,就随口说道:
“可不要笑话狐狸‘愚蠢’,因为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
我打心眼里赞叹卡卡的文思涌泉,我告诉它,这个结尾正好阐明了故事的寓意所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结尾,使用了容易出彩的“点睛反弹结尾法”。
“点睛反弹结尾法?”卡卡惊异地瞪大着眼睛,“我怎么没听老师讲起过?”
我笑了,“作文的方法或技巧是讲不完的,因为作文的方法会有不同角度的解析,更会有不断地新生啊。”
“哦,是这样的啊。”卡卡抿着嘴,点着头,“那么,老师就给卡卡讲讲‘点睛反弹结尾法’吧。”说着,把提子掂到我面前摇了摇,“到家我洗干净,送给老师品尝,怎么样?”
“老师可不接受贿赂哦!”我拍拍卡卡的小脑袋,“你认真听着就是了。”于是,我边走边对卡卡说:
“‘点睛反弹结尾法’,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点睛’的意思很明白——这个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注意‘反弹’,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反弹琵琶’构思法,而是‘反而弹之’,即读到文章的最后,让读者的思维从故事中反弹回去,产生一种新鲜的认知。如刚才咱们说到的《狐狸和葡萄园》,故事原本传递的意思是:狐狸‘瞎忙活’一场,而你添加上的结尾,正好把积极的理解反弹了出来,赋予了故事全新的观念,并且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卡卡开始明白了。如果老师再举个例子,卡卡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的。”卡卡一脸恳切地握着我的手,请求道。
卡卡学习知识,向来是一丝不苟的。我很赞赏它的学习态度,当然不会拒绝它。
“那先听我讲个故事吧。”我整理了一下思绪,举了《闹市口》这篇文章做例子:
一个同学告诉过我这样一个故事。
他很有一点小聪明,暑假在家,常常“吃饱了饭没事做”。一天,他邀了两个同学,到大街上去寻求刺激。
他们来到闹市口的一个阴沟边,蹲下,全神贯注地往里看。不到一分钟,他们身后已站下了五、六个人。“看什么?”有人问。
“一只大老鼠,浑身雪白,这么大。”他那同学用手比划着说。
“喏,头露出来了!”他的同谋趁机起哄。七、八个脑袋立刻一齐凑向阴沟洞。
“缩回去了,等会儿还会出来的。”
不消十分种,阴沟边上已围上了几圈人,外圈的人焦急地向里层的人打听:“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白毛老鼠,绿眼睛,连尾巴两尺长。”“哟!”
我那同学和他的同谋,悄悄地引退了。
待他们到别处逛了一大圈再回来时,那里已经围得黑压压的。十字路口被堵塞了,排成长蛇阵的小汽车、公交车像乌鸦一样狂叫。
“什么事?”我那位同学拉住一个踮脚张望的人问。
“一只大老鼠。”那人摆摆手,向人圈里挤。阴沟边有人在喊:“头露出来!”
听到这里,卡卡已经笑得蹲在了地上。我拉起卡卡,等到它笑够了,才接着说:“注意结尾的‘反转’,就一句话——多么伟大的愚蠢啊!”我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这是一个常见的街头恶作剧,很引人逗笑的轶事。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事,似乎司空见惯,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思考,然而作者在结尾处挖掘出了发人深思的社会意义:‘多么伟大的愚蠢啊!’真是振聋发聩!这就不能不使读者的思路返回到故事本身,进而思考它的不平凡的意义,以及它所反映的深刻含义。这样一来,就会促使读者反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此类愚蠢事还少吗?我们自己参与其中的此类愚蠢事还少吗?作者的艺术匠心驱使读者非把思路弹回去不可。弹回去一回味,柳暗花明,仿佛见到大海一样浩淼、深邃。作者的立意、人物动人的形象,会在这一弹之中闪烁出光辉。如果延伸下去,便会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这就是‘点睛反弹结尾法’的奇妙之处。”
“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卡卡听懂了,这种结尾法很有趣味的。”卡卡把那串提子换了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其实,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注意哦。”
我的话让卡卡停下了脚步,接着跑回来拉着了我的手,“真不好意思,The teacher can forgive kaka吧 !”
“真调皮!”我点点卡卡的脑门,“运用这种结尾,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不是任何内容的作文都可以运用这种结尾法。它的素材是值得批评、讽刺、揭露的,如《狐狸和葡萄园》、《闹市口》。正因为内容是‘反面’的,所以结尾才便于‘转’到‘正面’来。
“第二、反转性结尾,要紧扣内容,用简洁、明白、准确的话,或点明正面含义,如《狐狸和葡萄园》;或直接批判,如《闹市口》等。同时注意,这句话要具有揭示主旨的点睛作用。
“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些。”
“谢谢老师的讲解,卡卡现在真的听懂了,卡卡一定抽时间写一篇,实践一下,再请老师指教。”卡卡说着,把提子提得高高的,开心地摇着尾巴,蹦跳着往前跑去。
前面就到家了。
1天 〉24小时作文
让善良的根扎得更深作文
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我们身边的数学(1)(更新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