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支教随笔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26 10:36:58 作者: rapoo

2014年8月26日
支教第一天——报到



和武陟、沁阳、市区共43人,乘着大巴来到了洛阳伊川县城关镇,同行的老师分别分到了留守儿童学校、瑶底小学、城关镇实验中学(瑶底中学)、小庄中学、实验中学(东区)等,我和其他八个老师来到了城关镇实验中学。



这是一所农村中学,前身是城关镇五中,据说暑假前这里只有二十来个学生,可以说是濒临倒闭。校长临危受命,把原来学校的老师全部分流。现在只有我们支教的九位老师和今年刚招聘来的一位老师,加上两位校长,十二个老师将要支撑起城关镇实验中学的一片天空。



白手起家。从整理床铺开始,我们拉开了是支教生活的序幕。



8月27日 支教第二天——招生



天气晴朗,心情却有点晦暗。



今天学生报名,可我们却一无所知,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不知该介绍学校的什么情况,更不知该怎么规范学生行为。



报名的学生给人的感觉就是荒蛮。是的,荒蛮。女生披肩发,带首饰,穿短裤。男生留着奇形怪状的发型,而且染得红红绿绿,旁若无人的叼着烟,玩着手机,更有甚者时不时地卷起起自己的上衣,光着上身,和工地上的工人别无二样。开学后,这将是怎样的一场硬战?我心里嘀咕着。想起自己原来所在的学校,身处其间,不知制度的完善,离开了它,才知道学校从学生一入校起就着手抓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是多么重要啊!



8月31日 学生报到



今天下午,学生报到。先是指导认寝室,整床铺(虽是提醒家长教孩子方法,但大多数家长仍是亲力亲为),然后是进入教室。时间匆忙(接连的几天都是打扫教室,30号晚上才给老师明确分工),趁学生忙寝室的时间,我梳理了一下近几天的头绪,顺手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字作为新学期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踏入城关镇实验中学的大门,走进七二班的教室。这里,有优美的环境,优秀的老师,友爱的同学,相信你会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三年光阴。



或许是环境的改变,亦或是年龄的增长,今年,面对幼稚的新生,我的心态似乎比较平和。在简单的介绍和欢迎仪式后,我和一群孩子商量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主要从“仪容仪表”、“行为”、“语言”等几方面,有个从“在教室”、“在寝室”、“在餐厅”等几个不同的环境,说说并整理在黑板上。孩子们自己总结的和我想要说的基本一致,甚至比我想的还周到,比如他们自己总结“在寝室不能赌博”。这里的孩子大多小学就开始在私立学校住宿,即使在公立学校大多也是在混日子,他们经历的该有很多我预料不到的吧?今天没有扯着嗓子喊,也能把要做的事做完,很欣慰。



后记:9月1日,看到校长转发的“每天一语”:



干国祥开学第一天几点建议:1、不要扯嗓子,要让学生听到你的细细的声音——这样能让学生变得更安静。2、不要与孩子的精力为敌,要让孩子们“做事” ……



很幸运,我无意中做到了两点。



自己定的做合格中学生的标准,他们的记忆尤其深刻,在以后的两周内,每当有学生犯错误或者我想提醒让他们时,他们都还记得该如何做,我有暗自高兴了一把。



9月1日 开学第一天——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想起李镇西老师的开学时的演讲“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种思想的引领我着实佩服。高举着这样一个“火把”,哪个孩子还会“迷路”呢?尤其是他在新学期第一天的具体做法,我想全部效仿。记得这些内容都是在《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这本书上看到的,可惜没带此书,又无法查询,只得自己想像。



第一天第一节就是班会,我把主题就定为“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能给谁带来怎样的幸福。虽然孩子们的想法很幼稚,但他们毕竟明白了“我要做个幸福天使,给别人带来幸福”。



后记:后来连续的几天,每次上课的前几分钟我都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哪些幸福。大多数都说自己借给同学水笔,或帮助同学讲题,或捡室内垃圾……虽是小事,但毕竟他们都在做着,都在向前走着。尤其我感到兴奋的是,很多孩子都开始用普通话主动问好,课堂上会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了,这些应该算我的小成功吧!



9月3日 想家 值日



8月31日学生开始住校,今天陆续有人开始请假,男生女生都有,而且逐渐增多,理由大都是“有病”。从他们私下的议论,我知道他们是想家了。可这是寄宿制学校,如果放松一个,会一发不可收拾,我在想法子。



下午上课前,我早早到了教室,给他们讲了鹰成长历练的故事。看着他们睁大的眼睛,我不能确定这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在管理寄宿制学生方面,我的确是大脑一片空白。不过我后悔的是,关于鹰成长历练,我保存的一段视频也在家里电脑上存放着,如果给他们播放着看,效果会不会好点?我不得而知。



关于室外卫生区的打扫,我虽然给组长讲了具体做法,可实际操作起来这些孩子还是不得要领。今天下午,我把值日生和卫生委员带到现场,亲自示范分工,打扫方法,然后掐表计时。结果八个学生三分钟搞定。看来七年级的新生,老师不仅要说到,更要亲自示范到,他们毕竟还是小孩子。



9月10日 班会



今天是九月十日教师节,也是学生休息日后到校的第一天。清早第一节班会内容有二:



一、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送给老师什么礼物?



提醒学生给老师节日祝福,问候语变为“老师节日快乐”。



二、
七二班班级奖惩制度——积分制



从纪律、学习、卫生、其他一共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奖惩方法。因为既然形成了班集体,就要学生做到“有法可依”,有目标可以追寻,有奖励可以实现,从而显示出自身价值。况且这次休息日不写作业的人实在是多如牛毛,真得制定出详细的班规了。



其中两点自我感觉良好,一点就是:只要本周内一节课也没请假,奖励3分(请假不扣分,但这项奖励就可以拉开学生之间积分的距离,也使得那些无事想请假的同学有所收敛)。另外一点就是,休息日前总结积分,评选出的“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和“优秀小组”将要颁发奖状,并且积累够五张奖状,可以到校长室领取奖品。



9月15日 教后反思



(一)



讲过了《<论语>十二章》。



四十多个学生仅有十来套书本,只好先学习文言文《<论语>十二章》。把文章抄写到黑板上,先领读,正音,然后齐读,读的很有气势。不过学生掌握的实在是太慢,学习了一周时间后再进行测试,“倒下”的仍是一大片。运用小组互帮互助的方法,效果稍微好点。



反思:1、积累的课外知识,尤其是关于孔子的学生颜回、子夏的故事不多。七年级的孩子多讲点故事会更喜欢听。



2、 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再提问:“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论语》这本书里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比如什么呢?学生能够回答出“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等。



3、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意思是不是太多了?尤其是虚词,比如“必有我师焉”的“焉”,逝者如斯夫的“斯”等。



4、关于词语意思学生大多死记硬背,不知该用什么办法解决?



(二)



学过了《咏雪》。



1、
导入时讲了《世说新语》中王戎小时候吃李子的故事,学生听得分外专心,之后导入:今天我们再认识古代一位聪明的儿童,她是谁呢?



2、
在反复诵读之后,我让学生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结果他们都说不出来,这时再让他们看文中注释了解文意,做到了水到渠成,可惜这是在一个班上过课后才总结出的方法。



3、
文中营造了“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一题,两个班的学生都能答出“有文化气息”这一点,有学生答出“书香门第”,看来人家的家庭就是和我们的一般家庭不一样。我顺势引导孩子们,我们在家也要营造这样的氛围,不要只是打麻将,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我们也做些有文化气息的事,比如给你妈妈讲讲故事,背背单词,也做点有高雅情趣的事。



如果能把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故事完整的讲出来,是不是对学生了解谢安更好点?是不是更能让学生体会有文化气息的家庭的魅力?



4、
“文中谢太傅更欣赏谁?理由?”和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两题,学生也能回答的比较顺利。不过我遗憾的是关于诗歌讲究意象这一点,我还是不能很清楚地讲出。



(三)



做了一次《伊索寓言》的读书笔记,自认为比较好。



在介绍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和阅读《伊索寓言》的方法和要求后,学生开始读书。为了方便学生积累和运用,我规范了一下读书笔记的内容:



《伊索寓言》(一)



一、最喜欢的故事名字(不少于5个,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出喜欢的理由)



二、词语集锦(抄写你在文中画出的优美词语,不少于10个)



三、美句摘抄(抄写你画出的优美句子,不少于5句)



四、随堂练笔(用你摘抄的五个词语写出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把所运用的词语用横线标出来。)



临下课前十分钟,学生开始写笔记,当堂写当堂检查,大部分学生写的字很好,而且能主动积累四字词语,只是“随堂练笔”的小创作有点不尽人意,这本来也就在我预料之中。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