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数学日记”的实践与思考 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27 11:02:04 作者: rapoo

数学日记,简而言之,就是与数学有关的日记。这是我在最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尝试的一种做法。几轮实践下来,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大多数人毕业离开学校之后并不需要多少艰深的数学知识,那么,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今天,数学教师都认识到,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学习只是载体,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核心。我们并非要培养数学家,而是要培养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现代公民。
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对所有的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在我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数学思维的培养,如果直奔主题,往往收获甚微。迫于应试的压力,教师最终的落脚点与归宿,还是解题能力的训练。
我们要清楚的是,数学思维是学生的思维,不是教师的思维。有效的思维一定是主动的思维,不是被动的思维。而主动的思维一定是基于兴趣的。
因此,我的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两个问题,一是兴趣,而是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一个有效途径。
我会向学生提出要求,除了正常的数学作业,学生需要准备一本额外的本子,写数学日记。对于这一“新鲜事物”,学生都感到很惊讶。我通常都会给学生大致介绍数学日记可以写的内容:每天上课的要点、错题订正、自己觉得有用的公式、不懂的问题、从课外书上读到的有用或有趣的知识等等,总而言之,一切和数学有关的想法都可以写。
每一名学生写数学日记都有固定的习惯,但每次的数学日记质量有高低。一名学生长期写的都是第二层次的日记,偶然一次会写出第四层次的日记来。在一名学生的一次日记中,有时也会混杂不同的内容。他可能在订正完一道错题后,回答我上次关于他的某个问题的一个提问,并且就老师对他之前某一个问题的答复给予评价,最后又会问一个让他困惑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普遍有所提升。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