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对“博文”的一些看法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27 11:02:06 作者: rapoo

不少的老师,都在利用暑假进行精彩阅读,通过老师发表的博文可以略见一斑。还有一些老师也在阅读,也在写作,但是不愿意写成博文发表出来,而是写在本子上,针对这种情况,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浅见。

1、我们只要读书,总会有一些想法和感受,想情不自禁地写出来,这样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读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自然也就写的多了。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知识增加了,视野开阔了,能力提高了。如果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和大家交流,首先,大家可以从你的文章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知识方面、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思想方面等。每个人思想认识不同,生活空间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自然生发的感慨不同。大家总会从你的文章中学到些东西,同时也会真诚地指出一些问题,这样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进步和提高会很快。如果只是将想法写在笔记本上,很少有人看到,也无从学到什么,同时也不知道有什么不妥之处,于是,只能“孤芳自赏”,势必影响自己的进步。

2、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一起针对工作生活读书学习等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三五好友,经常聚会,有很多不便。网络却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便利。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地域和空间的阻隔,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可以广交天下“英雄”,遍识四海“豪杰”,四海之内皆弟兄嘛!的确,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这里有很多“高手”、“能人”。有大师们的风采,读他们的文章,会眼界开阔,心情气爽,是洗礼,是熏陶,是享受;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文章,真切、诚挚、平易,像朋友促膝谈心,如拉家常,娓娓道来;还有学生写的作文,令我们为人师者汗颜。

3、也有一些博文质量不高,看得出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为了应付,为了充数,有数量而没有质量,造成了些恶劣的影响。这些博文往往远离生活,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味同嚼蜡,有些就是抄袭之作。好的博文应该是从心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可能在文字、语言等方面有一些欠缺,但是字里行间所充溢着一种真实的情感,往往能够引起共鸣。我们写博文没有丝毫的功利,没有稿酬,没有奖金,没有任何奖赏,完全是一种学术交流,思想的沟通,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4、很多的情形是这样的:当你想把自己多一些想法、思路,用博文的形式发表的时候,你一定会字斟句酌,仔细研究,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到写作方法,再到布局谋篇等,都要费一番心思,都要进行一些构思和加工。当然,这些工作与作假无关。一些教育案例、教育故事、人生感悟等,需要用一种比较合适的文体,语言表达出来,写作的过程也是自己的思想梳理和提升的过程,是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的身边的很多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5、还有一种情况,有的老师起初也写了不少,内容也很好,但是,交流的圈子不广,阅览的人数不多,尤其是被校信通推荐的次数很少,于是,心灰意冷,偃旗息鼓。我们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被推荐,不是评先晋级,没有必要难为自己。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真情流露。凡是好文章也都是写出来、练出来的。我们学校的两个教师博腕不是自己辛辛苦苦,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吗?其实,就写作水平而言,我们的很多老师有这方面的优势,问题是:用心和用功,有道是:心诚则灵,功到自然成。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写作交流提升自己的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如果把被推荐当成了目标,就会变成负担,变成包袱,就会有很多顾忌,就会很累。被推荐的毕竟是少数人,是个别文章。我们只管去阅读,只管写作,这样也许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任何一项工作有了功利和应付的嫌疑,就变得没有了意义和价值。

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为自己,更为别人。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