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没有终点的长跑,谁都想跑到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目的,小而言之是为过一个无忧无虑的、荣耀的人生,大而言之,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每一个孩子从母体受孕的那一刻起,似乎长跑比赛就已经开始,父母为有一个聪明的宝宝,什么胎教、孕妇营养液,都在孕妇身上得到试验。到现在为止,也没有那一个权威部门对胎教给予肯定,但胎教仍在进行中。
孩子出生后进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园,有不少家长因受“不要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蛊惑,求爷爷、告奶奶地上“最好”的幼儿园。可众多的家长缺乏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知识,不知道幼儿最需要的是亲情,是在玩中开发智力,在玩中学会相处,盲目追求什么双语幼儿园,盲目追求孩子在幼儿园每学期学了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等。难道说这样孩子就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上小学时,更是忙坏了家长,为孩子能够上一个优质小学而奔跑,的确,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办学水平良莠不齐,办学理念差异更大,人生的赛跑已拉开序幕,怎样的小学是一所好的小学?笔者认为孩子在接受完小学教育后,应具有:其一、对孩子后继学习的基础知识,其二、学习习惯的养成,其三、良好的个性。其中,良好的个性尤为重要。有一些家长,看的是学校对孩子要求是否严,作业是否多,只对孩子的学习“死抠”的学校,能培养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吗?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吗?
初中是人生真正竞争的第一站,因为中招后,学生就要分流了:一部分学生就业,一部分学生上职业类学校,一部分学生上普通高中,一部分学生上重点高中,这时在初步定位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角色。将来谁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跑得更好,谁能说得清?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是技术工人,当然也可以对口升学,成为高级技工。上普通高中的学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二次大的竞争、大的分流:有点高中毕业生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上了二本,有的上了三本,还有很大的比例的学生上了大专,有近半的高中毕业生要走向社会就业,这是人生中的一次大的分流。
当然,学生进入大学后,几年后,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大部分的毕业生成为知识型人才,进入社会就业,这也是人生的一次大的分流。
在人生的长跑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分流,都是对你过去的一次总结,一个肯定,小息片刻,加足营养后,继续往前跑。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有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高学历的人起点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高学历的人,做人的成本也高,如初中毕业生要比博士毕业生早就业十几年,初中毕业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物质财富。因此,博士毕业生要求高回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个高学历能说明将来的精彩吗?放眼望去,社会上的芸芸众生,学历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走向工作岗位后,看的是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大放异彩的不仅仅是高学历者,比尔盖兹的学历也不高。
笑到最后的人,笑容最灿烂,也最美丽,眼下你若没有跑在最前面,请努力,不代表你将来不能跑在最前面。眼下你跑在最前面的人,也莫太得意,这只能说明现在,不代表你将来永远领先。在人生的长跑中最需要耐力,有信心、有毅力的人必定获得最终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