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记参加全国小学英语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2013年10月12日,在教科所马所长带领之下,我们10位小学英语教师一起到郑州参加全国小学英语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聆听教育名家之言,虚心请教小学英语课堂的授课艺术,我们每位老师都收获很大。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英语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我们一共听了三节课四个讲座。第一天上午, 我们首先听了由江苏张家港市教育局的龚海平老师示范的一节六年级课《Unit6 Holidays》,龚老师优雅的教态,标准的语音语调,全英的教学思维,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深深地让我折服。接着是龚老师的讲座,龚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语言犀利但不刻薄,他通过自己多年来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观察,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师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行为和错误的教学理念。他还就一些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大家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最认同他提出的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观点,今后我在教学中会积极实践的。 由于龚老师很幽默,听他的讲座大家都很轻松,会场时不时爆出大笑声,我们也被他深刻的思想深深折服了,告别时连续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看来这年头像他这样有个性又敢说的专家实在太少了。
下午,另一位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的黄慧老师为大家示范了一节小学五年级的《A Story》,黄慧老师年轻却不失沉着机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思想新颖,引导启发非常到位,亲和力特强,到课堂结束师生竟然已经成为了朋友。接着是她的讲座《绘本课型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路径、方法》。
第二天河南省实验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陈艳艳示范了一节六年级的《Unit3
Redrock Bay Health Club>>,这位老师对英语课堂进行了创新,课堂效率比较高,学生学习气氛活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讲课结束后专家和老师的互动,更是擦出了火花,在座的教师们体验到了有疑可问、有感可发,现场气氛相当热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老师作为主评嘉宾,首先对陈艳艳老师的课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本堂课中某些细节上的疑问与见解。随后,龚亚夫老师与参会老师互动,就“如何构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力”这一话题进行现场答疑指导。来自郑州地区各个学校的英语老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不同的思维火花碰撞,引申出了英语文本再构、知识点的输入与输出、课堂梯度的把握等教研课题,龚老师与大家展开了简短的的交流,取得了一些共识,老师们对英语教学课堂设计有了新的操作路径。
下午,龚亚夫老师围绕中国英语教育现状这一主题为所有参会人员开展了题为“教育国际化——英语教育如何改革”的讲座。作为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资深前辈,龚老师多次指出当今中国的英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国际上称之为英本主义(native-speakerism)的误区。英本主义要求语言学习者按照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如何安排周末、看病、点菜等日常交际的话题。按照英本主义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以英美人的行为举止为参照,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模仿英语国家人的行为举止。龚老师认为,这种理念是英语教育的一个误区,因为很多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当学生真正需要与外国人交流时,学到的东西实际上用不上。英语教育作为外语教学不应该完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作为参照标准,而应该考虑自己国家的国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编撰的教材,编一些能引发孩子共鸣的教材。
本次观摩活动结束后,我和一行几位老师及时交流了心得体会,大家都表示通过观摩示范课、评课和讲座,对如何解构英语文本、设计高效创新的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思索着如何改进,如何做得更好,如何让我的课堂更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学是用心、用脑的大胆实践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大胆创新,多动脑筋,多实践,多反思,多学习新的教法,才能有所成长,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