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理智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在孩子的错误面前,家长仍然要保持理智,控制住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一件错事不能处罚多次。对于当前的错误,要就事论事,而不要牵扯其他事情。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的态度要一致,应由一方处罚。不要父亲处罚过后,母亲再处罚;当时骂过了,过后想起又骂;这件事骂过了,想起前一件事甚至更多的事,又加在一起骂。不要翻旧账。
第二是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于错误的孩子非打即骂,往往毫无效果甚至更糟。家长应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动机和目的,孩子这样做是为了满足他哪方面的需要。了解了孩子的需要,家长才能知己知彼,通过其他渠道使孩子得到满足,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是父母的教育措施要一致。家长教育孩子切忌一个管,一个护,一个严,一个松,那样会被孩子钻空子,取其所需,使家长失去威信,以致根本无法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意见统一,配合默契,有不同看法可过后再提。同时,同一位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要统一而不能前后矛盾,家长对孩子的规定和政策也要统一并坚持贯彻。在原则性的问题和规则上,不能孩子一哭一闹或采取其他的反抗方式,家长就让步,这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一种强化,使孩子延续这种反抗方式来控制家长,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是要善于把严格与宽容化为一体。严格表现在对孩子错误行为和危害性的分析上,在掌握处罚标准后时,既要认真,又要注意宽容。宽容则表现在对孩子错误的谅解上,孩子的过错往往是无意识而不自觉所犯的错误。有时宽容比训斥和惩罚更有力量。对孩子的错误,应在耐心批评教育后给与宽慰,鼓励他振作起来改正错误,在他做出好行为时要及时给与赞扬。
第五要注意运用奖惩教育。对于常犯错误的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精神奖励(如赞扬、表示亲热等)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奖惩分明,惩罚要讲清道理和原因,让错误的事和受奖的事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同时惩罚的轻重和方式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孩子胆小,性格内向,那么处罚应考虑周全,尽量温和些,惩罚要轻些,避免对孩子造成精神创伤。另外家长切忌时常蛮不讲理而毫无顾忌地教训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将孩子引向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