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育偶拾 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04 10:46:19 作者: rapoo

教育偶拾 <三>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班级的情况、学生的基础,而且是从三维来进行分析,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的基础,也要考虑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特点。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益。

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备课中,对教材的了解和研究要远远高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说起来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因为,教师对教材的研究结果,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以落实。如果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传授也就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

只要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至少能反映两个问题“一是他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是他正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学生只要是认真思考的,其回答往往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使是错误的,也可以折射出气思维的火花。而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够恰当地抓住这些错误,使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入。

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将大任务、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容易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并逐一引导学生去完成。一旦学生将一个小成功收入囊中,他就拥有了一个不小的动力,开始相信自己完全能够成功,以前那些看起来无法逾越的困难,现在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个乐于面对的小挑战而已。想让学生一步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步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台阶,学生就能够稳稳地前进了,直至抵达风光无限的顶峰。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时刻反思,我们的眼中有学生么?当我们辛辛苦苦查阅资料,密密细细地写出教案,课堂上罗列出一二三四,把知识讲得滴水不漏,学生却并不领情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只重视讲得严谨,却忽视学的规律,不能从学生学的角度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肯定会走误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勤奋,我们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自然会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有益的影响,并转化为学生对我们的尊重。

有些教师要么不能在自学前将要求说清楚,开始自学了却不断提要求;要么就是沉不住气,总是不放心学生,絮絮叨叨,百般叮咛,打断学生的思维。这种做法,虽然美其名曰“自学”,但学生已经成了课堂的傀儡,根本没有主人的地位,显然不可取。自学过程中,必须保证有一段相对独立的“静默”时间,教师不能说话,不能板书,甚至不要大声走动,以免扰乱学生的思维。

<待续>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