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家教读物
书,对不同的读者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选择,孩童们喜欢漫画和绘本的直观表述,青少年热衷于童话和科幻的奇思妙想,成年人青睐于财经和管理的成熟和练达,老年人则喜欢历史和传记的真实和回味……读一本好书犹如畅饮甘泉之水——清凉滋润,沁人心脾;读一本好书犹如沐浴和煦春风——微风习习,浸润心田。每个人口味不同、需求不同,选择的书籍也就千差万别,在种类繁多的书目中,我对家教读物颇感兴趣。
家教读物第一本——《告诉孩子你真棒!》
从孩子入学第一天起,我就受濮阳教育家安克慧的影响,坚持做到:每天早晨不训斥孩子、每个周一不训斥孩子、每学期开学第一天不训斥孩子,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心态,有个良好的开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从青稞那看到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卢勤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告诫家长成长需要呵护、爱需要放手、心灵需要宣泄,树立孩子的自信远比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更重要。慢慢地、慢慢地,我从书中吸取经验,逐步转变自己的育儿观念,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赏识孩子,及时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随着我教育理念的改变,性格内向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我们母子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孩子入学以来,一直很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以至于每次大考前都会生病、打点滴,直到看过本书中《放大儿童的声音》我才意识到孩子这种条件反射式的病因源自孩子的自我加压,我改变了自己的语言和语气,承诺儿子只关注孩子卷面的书写和学习的努力,不在乎孩子的考试成绩,直到儿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平安度过以后的各种考试。儿子的转变让我感悟到:放大儿童的声音才是开启孩子快乐大门的金钥匙。
家教读物第二本——《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同情心”——赫斯宾塞。我是一位性急且脾气暴躁的妈妈,每当孩子不如自己心意时常常会“河东狮吼”,为此我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总是“大嗓门”。直到阅读过《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校讯通博客大赛”奖品之一,读着《多给孩子些拥抱和抚摸》一文中“ 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抚摸和爱抚,就会产生皮肤饥饿和恐慌,这种需求是食物无法满足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发育不良,智力衰退,慢慢变得迟钝……对孩子多一些拥抱和抚摸,甚至是亲昵的拍打,那样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加健康”教会我在儿子取得成绩时一个亲昵的拍打、在儿子受到委屈时一个轻轻的拥抱都是对儿子爱的暗示,暗示就像点燃孩子生命和之火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儿子有一段时间在写作文时常苦于没有素材,没有写作激情,孩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作业,照着范文仿写的文章常给人东施效颦的结果,为此我也苦恼过。斯宾塞的快乐作文给了我很大启示,他引导孩子找回自己的语言,在作文中强调真实情感、思想的流露,注重描写生活中的真实部分——“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魅力”。在引导孩子写作就是把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思想、感情和思考采用恰当的体裁、形式记录下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让孩子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也不失为帮孩子寻找写作素材的方式之一,于是乎,我们成了濮上园的常客,儿子的作文中也常常出现描写濮上园景区的作文,虽然多却从不重复,儿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每一处景物,荷叶、休闲区、牡丹、枣林等都成了儿子的写作素材,就连儿子的旅行工具——滑板都成了儿子笔下的写作素材。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儿子快乐写作的积极性,在坚持了八年之久的亲子共读的基础上,我们母子之间的擂台赛也应运而生了。
家教读物第三本——《初中三年早知道》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青春期碰撞更年期”的事例举不胜举,为此我担心过。“只有早知道,才能早准备。只有早知道,才能早预防。只有早知道,才能早奋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卢勤的话再次打动了我。九月份的成都之旅中,我购买了卢勤的《初中三年早知道》,其中《初一新生综合症》帮我引导孩子顺利度过了小升初的过渡,儿子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初中的老师、同学和每一门新学科。初中考试的年级排名曾给儿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不禁自己想方设法给儿子减压,还求助儿子的崇拜者——
“人是一个会思维的芦苇”,家教读物不仅可以让我们享受语言的魅力,还可以开拓我的视野,起到借鉴、运用、预防的作用。 家教读物——这便是我喜欢它的原因,简约而不简单。
相关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