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幸福在哪里?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06 10:50:51 作者: rapoo

我常常会想:究竟是以前的孩子幸福,还是现在的孩子幸福?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回顾我的童年,那时的物质生活算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吃、穿、住、行,标准都很差。所以小时候我们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了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好东西吃。

现在的孩子,只要愿意,天天都可以过年。但他们的学业负担普遍很重,不停地学习、补课、上兴趣班……因此,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如以前快乐。

我对这个看法表示怀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就像我小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快乐,就想着快快长大。真正长大了,还是觉得小时候好,还是那时候快乐。

快乐与幸福,本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也就是说,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每一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快乐与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有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想,如果什么什么愿望实现了就好了,一定会很幸福。而当那个目标真的实现时,短暂的快乐过后,觉得也不过如此。一定会有新的愿望产生。

那大概是因为,人的欲望通常都是无止境的。当一个需要被满足之后,总是有新的需要出现,直到我们走到自我实现的边缘,孤独地和自己的内心搏斗。

人是在成长的,社会也是在发展的。今天的社会环境和30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和快乐的标准也在提高。

以吃为例吧。吃有三个阶段。

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有东西吃就不错了。每天能吃饱是很多人的幸福。

后来,绝大多数人都能吃饱,于是,开始追求吃好。吃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满足色香味俱佳的标准。结果,每个人都成了美食家。

第三个阶段,不但味道好,更要营养好。有些东西味道不错,但是多吃于健康不利,必须加以控制。

有人编了一个段子,调侃吃:吃自家以素为主,吃朋友以鲜为主,吃老板以精为主,吃公家以贵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吃虽然是人日常最基本的需要,但是已经承担了很多别的功能。不过,这好像还是在吃的中级阶段,因为所考虑的重点虽然是吃什么,其根由却是蹭谁的饭。如果越过这个阶段,到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时候,还是要回归最基本的出发点:吃东西以健康营养为主。

这是吃的归宿。

教师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变化。

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能够进学校读书就不错了。那时候缺少好的老师,不少学校的老师水平其实很低,但是学生不在乎,也不觉得,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对学生尽可以提要求,而不会受到质疑。

后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师的教学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光是照本宣科,搞知识灌输,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那么,怎么办呢?于是,教师被要求,要把课讲得生动一些,有趣一些,最好色香味俱全。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提高良好的表达能力。不仅如此,教师的仪表、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部分,色香味的覆盖是全方位的。

然而,再好吃的东西吃太多,也还是要厌倦的。如果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制作精美的课件、探究引人入胜的公开课模式上,就会陷入误区。尽管教师作为一个导演兼演员的素质是多么重要,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核心问题。

这个时候,如何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自身去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也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至于色香味,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所以,请理解学生对教师的全能要求。不仅仅是教师,每一个职业都面临这样的技能与境界的提升。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我们内心挣扎的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