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的月亮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07 10:52:11 作者: rapoo

我的月亮

吃过晚饭,我对儿子说:“咱们下楼去看月亮,去广场看月亮。”街上华灯初上,我俩一路牵着手路过一个红绿灯,这就来到了广场上。我们走着,儿子仰着头,在找月亮。“妈妈,月亮在哪里?怎么没看到?”其实,我也是边走边抬头望月亮,也是没看到。广场上西面射进来的灯光有点晃眼。月亮在哪儿呢?我们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石子路,在广场的僻静处站定,抬头向东面的夜空一望,看见月亮静静地在中秋夜的上空正亮着清幽的光。月亮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发现是一圆淡淡的黄。

好像感觉和小时候记忆中的月亮有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也说不出。小时候的月亮是什么样的?现在也不记得了。月亮仍是原来的月亮,不是月亮变了,猛然才觉悟是看月亮的时间、地点、心境变了。

小时候的心情是自由的,无忧无虑的,看到的月亮自然也是那么的洒脱、明亮、无拘无束。小时候是在自家院子里望月亮,院子里是多么的静啊!月亮是皎洁的,安静的,如母亲温柔的脸庞,如小虫轻轻的低诉,像燕儿妈妈喃喃的低语。天上、地下透着轻柔的光,还有蛐蛐拉着小提琴的叫声。

有一句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父亲说,他看到电视上说今年的月亮十七圆。此刻,我坐在广场上的小椅子上,忽然羡慕起月亮的自由来了。人们都说八月十五月儿圆,我呢,十六圆,十七圆,也不是不可以。你们还不是一样喜欢我,欣赏我,那些古人的诗词里借我寄托情思、乡愁、团圆,我在你们的眼里始终是那样美。

本来今天不想来这小小的县城里,我多想今晚站在小时候家里的院子里望月亮啊!但我已不是小时候的我,我的心和思想已不是自己的了!想到这儿,心情便不由自主的悲哀起来。这时,汪国真的那首诗仿佛在月亮上若隐若现,我轻轻吟诵起来:

人不长大多好
就可以用铁钩

滚月亮
就可以蹲在地上
弹星星
就可以把背心一甩
逛银河
人不长大多好
哪怕有茶叶一样香的朋友
哪怕有美酒一样醇的恋人
哪怕有野草莓一样鲜红的事业
人长大了
烦恼总是比快乐多

今天晚上,我仍旧出来看月亮,其实这也是我从小到现在继昨天晚上第二次真正抬头看月亮。今天的月亮比昨天大,比昨天圆,还感觉比昨天的亮。今天望月亮,勾起了关于小时候和月亮有关的许多往事。

现在我坐在自家阳台上,借着别家的网在想小时候的月亮。

小时候,上学之前,我被寄养在外婆家。那时的我聪明、伶俐,会说话,很讨外婆喜欢。在外婆家,我受到了无限的宠爱,所以住在外婆家的那些时日里,我活泼开朗。记得很清楚的是冬天的一个夜晚,姥爷去舅舅家玩,带着我。矮小的我贴在姥爷身边,小小的手攥紧姥爷的衣襟,走在有月明地的路上。我没有感觉到有一点冷,觉得无比的欣喜和温暖。这是我第一次踏着月光走在人生的路上。

该上学了,我回到了自己的家。 记得夏天的一个夜晚,母亲给我们在盆里兑好洗澡水,叫我们洗澡,我忽然发现,呀!水盆里有一个月亮,我的双脚迟迟不愿下盆,我知道,一旦双脚伸进盆里以后,盆里的月亮就会不见了,因为白天在学校里我们刚刚学习了《猴子捞月亮》这篇课文,我还受到老师的表扬了呢!这时的母亲看到我慢慢悠悠,迟迟钝钝,不肯听话,便朝我吼叫起来,母亲的吼叫声划破了夜的寂静。她当然不知道女儿迟疑的原因是怕弄跑了水里的月亮。我被母亲骂得万般委屈,最后还是硬被母亲拽进了盆里。啊!我的月亮!我的月亮不见了!自那个夜晚之后,母亲恶声辣气的形象便印在了一个天真无邪孩童的心上,继而又造成了我的自卑、怯懦,这样的性格一直延续到我长大成人直至今天。多年后长大逐渐明白:那时候的母亲地里家里,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洗衣烧火做饭,背桶打药拾棉花,一整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哪有时间,哪有那份闲心会看到盆里的月亮啊!母亲不是诗人,在那个儿女多、缺吃少穿的年代,她哪来一份美好的心境陪女儿看月亮啊!

后来工作之后,有一天在办公室无意间和同事谈论起我们小时候的母亲,她说她记忆中的母亲脾气暴躁,“我们也不记得自己犯了什么错,有一天母亲在地里打药回到家,我们姐弟几个正在屋门口玩沙包,母亲无端地便朝我们姐弟几个骂开了。”那时候儿女多,母亲累啊!那是母亲释放累的唯一的不得不发泄的方式啊!母亲不朝我们开口,她生活的累又能对谁诉说呢?

我不知道我现在的性格是不是也因了母亲的遗传,现在,有什么事不如我的意了,我便会暴跳如雷,不顾儿女的心情。我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我也在渐渐改。

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没有表扬过我,不过在学校里如同在外婆家一样,我受到了老师的恩宠。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奖励我,我高兴地走上讲台去老师手里领铅笔的情景。现在,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有一次去老师任教的学校监考,发现老师还如当年一样年轻,只是头上添加了几根白发而已。中午,和老师在一起吃饭,我向老师说起了我次次受到表扬的情景,老师笑着说:“你说的这些,我都不记得了。”“怎么会不记得呢?是您的关爱和鼓励填补了一个孩子在家得不到的温情。”

还记得孩童时期,在学校上学的一天,焦作市的几位医生去我们学校给学生打针,当轮到给我打时,我很麻利很听话地捋起胳膊,那位穿白大褂的医生夸我:“真勇敢!这小女孩长得真漂亮!送给我吧,给我当女儿,今天跟我走吧!” 老师接过来说:“不光漂亮,学习还挺棒呢!”在家没有受到表扬的我,小时候一个医生无意间说的话竟让我记了一辈子!回到家 ,我把这位医生的话学给母亲听。“娘,人家要要我呢!要把我领走当人家女儿呢!你愿不愿意?”母亲说:“咱拉拔能大了,可不舍得让别人领走,娘不放心。”

事后,在我逐渐长大的那些年里,在黑暗中,我就偷偷地想:如果我真跟了那位白大褂伯伯走,去城里上学,生活会是怎样呢?是不是也像县城里的小表姐一样,穿着膝盖上印有小鹿的裤子呢?

不过,虽然在农村,我的童年也拥有很多的乐趣。

夏天的夜晚,那时农村没有电灯,童年的我们要在街上玩到很晚。借着月亮洒下的清辉,我们在沙土里找黑亮的小蝌蚪虫,找出来再用沙土把它们埋上,然后再找,就这样反反复复乐此不彼。直到玩到很晚才知道回家。

冬天,我们在街上玩洋鸡翎,抗大刀的游戏。我的胳膊细,手没劲,还没等那边的对手冲过来,吓得我就把自己的手和小朋友的手撒开了。夜深了,玩尽兴了,就该回家了,有月亮的夜晚,四周围一片明亮,即使是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也不害怕。

小时候,就这样无数个夜晚,我们踩着月光,借着月亮的光走过一段段路,度过无数个快乐的日子。小小的我们只顾玩的尽兴,可是,我们思考过夜晚的明亮是天上的月亮给的吗?我们曾抬头留意过天上的月亮吗?

仔细想想,父母不就是我们的月亮吗?他们辛苦劳作,为我们照亮前面的路,从我们婴儿开始,一路陪伴我们长大。我们可曾留意过父母因操劳而生出的一根根白发吗?我们又可知道父母的身板是哪天变弯的吗?

我仍记得母亲在月凉如水的夜晚摇着纺车纺棉花的情景,冬天的夜晚,月亮升得老高了,母亲在灯下还一针一线的为我们缝补棉衣。

一路走来,人生的道路上,有过欢歌,有过泪滴,在每一个风起云涌的日子里,我遇见过的那些人:穿白大褂的医生伯伯、我的小学老师、我的兄弟姐妹、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他们是我心中的月亮。就在今年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作家,我读着作家老师的文字,崇拜、敬重、感激、感动在我心底慢慢绽放生花。老师的文字,让我明白,在这个纷繁喧嚣的社会里,除去功利,还有一份内心的宁静和安适存在。在这个无情的社会里,我们应诗意地活着,每天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情趣。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