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次,成长一次
——八十班2016年3月优秀成长案例
2016.3.24 星期四 晴
【背景】
这学期,我们八年级共读书籍为经典名著《水浒传》,因去年暑期,我就开始带领我班十几位爱好读书的孩子阅读《水浒传》,备课组长王逾璋老师就把共读任务交给我。我把去年写的导读题做了修正,添上本学期的阅读规划,分发给10个班的每位学生。做完这些,就开始思考,如何上共读推介课?是自己做好ppt,让其他班级拷贝,由该班语文老师上吗?觉得不是太满意,毕竟《水浒传》的语言是古代白话文,学生阅读起来有隔膜,刚开始会读不进去。想了几天,决定放手,让已经开读的学生来上这节《水浒传》阅读推介课。
这些同学中,共有11位同学交了自己的读书心得。我没有对内容作点评,只是随意地分为两个小组,自由选择小组长,通知了他们发言的日期。
3月17日、18日,他们分别去八五、八七、八一、八二班作了《水浒传》共读推介课;由于星期一(21日)学校有活动,没有上阅读课,到了22日这天,借鉴靳艳霞老师的好想法,他们轮流讲了4个班。
3月23日的成长课,我邀请他们分别做了发言,畅谈自己去做共读推介的感受。
【时间】
3月23日
【地点】
八十班
【主题】
尝试一次,成长一次
【实录】
冯卓越(主持人):
同学们,早上好!
前几天,我们班的10位同学到其他班级做《水浒传》的共读推介。当他们走进陌生的教室,心情会怎样?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我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下面就请他们谈谈各自的感受。
请发言的同学站到西边走道上,依次排好顺序。
【发言人马一丹】
我第一次去八六班时,刚到教室门口,看到王老师正在打开ppt。我赶紧问其他的五位同学,自己在发言时有什么缺点,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我发言时一直眨眼。我根本不觉得。趁着离我发言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就站在镜子前练了几遍。我发现,还真是这样,不仅如此,手上的小动作还特别多,我就又多练了几遍。演讲前,我还有些紧张,但站到讲台时,就释放了,还时不时地看下面的同学。等发言完毕,再问刘晴时,她说我还是有眨眼,不过不明显,可我当我听到她说,看到我翻白眼了,我的心一下跌了下来。
第二次发言时,比上次还要紧张,因为台下有熟识的朋友,怕出丑。出场前,我特别告诫自己不要紧张,而且还背了两遍词。但忙中出错,站到讲台,面对那么多的同学我还是紧张了起来。头一直是抬头看着后黑板,不看人。这次演讲的进步之处就是没有眨眼,而且和下面的观众有互动,使观众有了一点小兴奋。不足之处就是我手上还是有小动作,我也意识到自己动作多余,就把手放了下来,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动一下。最大的缺点,就是我在中间忘词了,不过好在我还有准备,毕竟一百单八将的绰号那么多。不仅如此,讲时还有些磕绊,真是很紧张。
【发言人周建航】
第一次在没有上场前是不太紧张的,因为一直是在背稿,但是当我上台后却又紧张了起来,先上台问好,然后深吸一口气,才开始介绍,刚开始还可以,之后忘词的多了,心中也十分紧张,眼神飘忽不定,而且因为紧张手一直攥着衣角,手心都出汗了,终于到了最后结尾,下台后,我是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心情终于平复下来。
第二次上台前,情况好多了,几乎不紧张,有时背稿,有时看着同学,梦宇的手,一只手点着另一只手,一直点了一整节课。一丹则是两只手交叉,手指在不停地动,曼的话声音低,前面两位发言,声音在外面可以听到,但曼的声音听不到。而且前后摇晃,到了我,我认为稿有些不好,其余的还算行,比如攥衣角这个毛病我也改了,稿也比昨天说的流利了。但是中间也是会有几个忘词的情况,台下的同学我也看了,有的一直看着发言人,而有的低着头,看着书听着发言,每一个人结束后,总会有掌声。涵萱、刘晴两位同学,都是有忘词的现象,最后,走的时候,一班老师向我们说感谢我们,而这时刘晴鞠了一躬,深深的震撼了我。
【发言人刘晴】
3月17日下午第五节课去六班上推荐课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六班有一个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我感受到了她的目光,便就没有那么紧张了,可到了讲台上的时候,我才感觉到我的手心里都是汗,腿都在发抖,以至于接下来的时候中间衔接语都是由曼他们自己说的。我说第一句话就忘词了,尴尬的很,下台了之后我的心里都在“怦怦”地跳。到最后,我发言的时候,只记得迷迷糊糊地走上了台,说了一大通之后就下去了。直到六班的掌声再次想起来的时候,我才如梦初醒,这次的六班发言对我在一班的发言有很大的帮助。
去一班的时候,同样,我刚开始非常紧张,心都像被攥住了一样,难以呼吸。可是当我真正站在讲台的时候,我心里却轻松起来,而台词也能流利地说出来。就连衔接语就在那一刻就想起来了,但是第一句话手心就出汗了,这一次在一班发言的时候,我的“李逵”词都忘了,后面的话都是我自己想说的话,到了最后下台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激动,因为至少我有进步了。到了所有的一切都结合的时候,一班两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心里在那一刻激动起来。
六班和一班给我的感觉是很不同的,不同之处就是六班更严肃的!
这两次的发言对我真的有很大的帮助。
【发言人许文钰】
下午第五节,我和四位同学一起去了七班。跟七班的同学们分享了我看过《水浒传》的感受。在台下时我还没有那么紧张,可是当我站在讲台上开始发言时,猛地一下就开始紧张了。我站在台上不知所措,目光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上来回徘徊,正当我打算看着地面时,我的脑海里猛地出现了老师之前对我们发言时做的点评:“不要目光来回扫,就盯着后黑板,看着后黑板中间,视线来回看。这样同学们就会认为你在台上看着下面的观众。”照着老师的做了以后,我发现效果所好,于是心也开始放松起来了,当我正发言的时候,下面的一位同学突然的说到:“太快了,慢一些。”真的快了嘛!慢点吧,于是放慢了速度。
在七班的发言,让我重新回顾了以前快被我遗忘的知识以及知道了站上讲台就是在发言语速语调必须要放慢,一定要表现的自然大方些。
【发言人张佳宁】
刚迈进二班,老师对我们笑呵呵的,招呼我们进去,她是看着我们的发言,没有一点其他的心思,仿佛像一个学生认真地听我们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的稿比以前熟悉了。我在台上想不起词时便临时转换,使得我的发言没有那么死板,不像是照稿背的。我也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因为我看着他们班的钟表,想着我只是在自己做练习,最后的表现也使自己很满意,觉得很自然。
发言结束后,二班的老师又以笑呵呵的表情将我们送走。两次演讲相比下来,对于我,我认为在二班表现的好,对于“听众”,我觉得在七班比二班好,七班唯一的不足是他们没有擦黑板。
【发言人成静】
去七班,给我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太热情了。我其实是紧张的,刚上讲台的时,腿都是软的,直不起来,我认为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紧张了,紧张到说话总是打结,眼神漂浮不定,特别紧张,上台演讲的同学们也都十分紧张,台下同学给予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不像刚上台时那么紧张。让我尤为深刻的是那刮目相看的目光,那目光让我觉得不再紧张。最后七班的班子还说了一段致谢词,从那致谢词中不难听出她听的十分认真。最后,她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我们一起向台下全体同学也鞠了一躬。
二班同学脸上的表情是那么庄重,那么严肃,仿佛真正听着神圣的事,这也让我不像昨天那么紧张,每一个同学发言结束之后,都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认为我今天已经不像昨天那么紧张,竟连串词都十分流利,或许这就是进步吧!其余四个同学也十分流利的讲完了,我们今天确实胜于昨天,我想我们在三班的演讲会更好,更上一层楼。最后我们向全班同学致以最诚挚的一躬。这次发言,让我高兴的是二班班主任的感谢。
【发言人张曼】
去六班的时候,碰上他们老师发阅读卡,除了阅读卡,桌上便只剩下《水浒传》了。我看见梦宇、一丹都微侧身在讲,看着我们不拘谨。我希望我也可以那样。但当我走上讲台发现老师在记录的时候,就可以忽略她的存在。她就直勾勾地看着我,让我都慢慢觉得体温上升得厉害。重复着顺下的词,下了台,发现下面的同学什么都没做,就看着台上的我们,连小动作都不曾有,班里又安静的很,黑板也很干净。
今天有了昨天的反思,我开始注意其他人的表现。梦宇越说越溜,但和一旦都用手点着另一只手掌。一丹在台上开始说之前顺了一下头发,有点忘词。刘晴说串词,这是不曾有的,自然也不顺畅。等我下台时,我发现下面的学生有做小动作的,说不失望是假的。但我还好,没有像昨天重复的厉害。
【发言人冯梦宇】
我爱看小说,不爱看散文。这或许就是我喜欢快读的原因吧!读《水浒传》我首先看的便是目录,它能帮助我初步理解章回内容。近期,学校要共读《水浒》,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处,因为我就好“这口”。老师给我们发有章回内容与好汉形象的稿书,每看一回,我的合租要内容那一方格总会出现两种答案,第一个是我读目录时初步理解,靠自己推测来写的,第二个是我看完章回时所认真写的,前后对照之下,我有时几近惊讶,因为两种答案几乎八九不离十。但有时我也感觉自己的解读很可笑,完完全全偏离了主要内容,我写了好多的现代口语,并且总喜欢将这些口语与“之”“与”“其”这类古文所结合,真的是太佩服我自己了。
老师说要让我去其他班上推介课,其实我挺放松的,在这期间,我没看过一次稿,这也不是为了自夸,而是我心中真的有内容,我不喜欢拘束于一种格式,老这个样子,去那个班也是这个样子,我真的会腻,因此我总喜欢在讲解《水浒》的过程中加上自己先前所犯的可笑事来讲给同学听,这让我很是满足。可是在满足之余,我也不免有些失望,自己太草率,太唐突了,给人的感觉似乎玩一样。很纠结。
【发言人王涵萱】
在八六班介绍《水浒传》我是紧张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我是会很害怕的。听过刘晴的引入,我匆匆走上台,慌忙地问过好开始自己的发言。或许是因为紧张,腿不再发颤,反而嘴唇却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对于心里说的话,当说出口时就出现了谐音,以至于常常重复。由于紧张再加上之前已经犯错的压力让我在一处停了下来,我不敢把视线集中注视台下,却仍然在朦胧中看到对面做笔录的六班班主任两次抬头看我,让我很焦躁。台下的安静气氛使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尴尬,我果断地跳过,红着脸,咬着牙将一半的内容说完就落荒而逃了。不过,掌声依然响亮,难道是鼓励?
丢脸后,晚上又抓紧时间改稿又加以记忆。今天在八一班候场时比昨天轻松多了。没有昨天候场时像背稿也记不进去了,我自己心里回忆着自己内容的框架,而当我上台时也从容多了。上台后,我唯一让自己高兴的是我竟将八一班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扫视了一遍,同时手也没有再背在后面后或拉在一起手放在裤缝之间,很放松。今天我也第一次做到直视后黑板,左右平行移动。并且由于昨晚的加强,今天似乎游刃有余,说的话流畅,不再出现尴尬忘词、口误的现象。我这次娓娓道来时心里竟如此平静。
【发言人李兰】
在七班发言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热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功”,热情的掌声就是对我们的认可,每当演讲回来,我的心里就释放了一个大石头,我觉得我在其他班的演讲比在我们班和九班要好的多,我每当一紧张,我会一眼盯着后黑板和老师的眼睛,尤其是在七班,班长的致谢词真的是太让我们惊讶了。她那深深的鞠躬是对我们几个演讲的同学给予一个最大的鼓励,让我们鼓起勇气去接下来的班去演讲,在七班他们的热情高出了我们的准备。
在二班发言,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此刻身处一个严肃庄重的场合,要尽力的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们一个个人用渴望和激动的眼神望着我们,让我们不禁的有几分紧张,但还算是挺顺利的,因为第一次的经验完全用在了第二次的演讲上。
【附录】
【宋老师】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可能是第一次发言,有的同学由于紧张,出现忘词现象。
【王逾璋】主持人发言时有开场、过渡、结束等语言。每个学生读的有新意。部分学生因紧张,发言出现停顿。
【赵娜】学生知识丰富,都读出自己的味道、自己的观点。小主持人衔接语好,自然顺畅。看出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了不得。
【班主任点评】
最初,我阅读学生交上来的读后心得时,有些吃惊。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对《水浒》就有了自己的认识;接着,我跟踪听了四节发言,一次比一次好。小组发言次序井然,语言流畅,内容丰富,主持人串词的衔接语自然贴切。更为难得是,在一次次的发言中,对《水浒》的了解更为深刻,人也变得自信大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