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也谈教师读书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09 10:46:21 作者: rapoo

也谈教师读书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对闫学老师的这一观点我非常认同。一个教师的视野和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脚下垫了多少本书,读书是一个老师朝向优秀的必由之路。但在教师阅读中我们还需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认识。



读书是个人的事情,读书要从他律走向自律。现在很多学校通过成立读书会,甚至用各种方式奖励老师读书,的确有些效果,但效果却是有限的。因为读书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读书如果不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阅读就难以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把读书与许多功利性的东西挂钩,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激发老师们阅读的动力,但长期下去很难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对于教师来说,不能把读书变成装点门面和炫耀的资本,应该变成像呼吸一样变成简单而自然的事情,变成团队的一种文化,让 “最近在读什么书?”变成大家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



学会从被动阅读到享受阅读。《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先生曾经和我分享了一个对联,“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我想,只有那些从内心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它的美妙的,体会到坐拥书城的幸福。从忍受教育,到享受教育,从被动阅读,到享受阅读,这个过程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是看一个教师拥有怎样的教育哲学和生活哲学,这决定着他在教育和生活中的生存状态。



把握读书的质与量,避免自己变成简单的“书橱”。有的时候,读书并非越多越好,读书的质量非常关键。阅读的质量很多时候是通过思考来实现的。如何思考?一是尝试着把阅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完全打通,用实践去反证理论,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二是通过写作来不断梳理自己的思考。三是对经典书籍反复阅读,逐渐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一个优秀的老师是不妨读些童话。成人是生活在故事之外的,儿童是生活在故事之中的。梅子涵老师说,没有成人的引领,童话是很难走进童年的。童话虽是写给孩子的,但童话里的普世价值却是适合所有的人。每一个成人都是由儿童而来,但很多成人却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儿童。借助童书,我们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和读懂儿童,更好地守护孩子们的成长。



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自己的过程,打开一本书,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我们和书籍彼此穿越,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