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有问题反而没问题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09 10:51:17 作者: rapoo

有问题反而没问题

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喜欢让他们读出问题、找出亮点、写出感悟;在语文课堂上,喜欢让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讨论难懂的地方。所以,我们的课堂常常是学生先有问题要问,然后大家讨论解决,最后评析亮点美点。这也是我一贯的看法:有问题反而没问题。

现在教的七(7)班学生,上课问题最多。以正在学习的《斑羚飞渡》为例,学生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有问:斑羚能在悬崖峭壁奔跑,为什么就跨不过六米的山涧?

(有答:这里是山峰,地方狭窄而且刀劈一样的陡峭。)

有问:猎人们把斑羚逼到伤心崖后,为什么不开枪?

(有答:猎人们看呆了,忘了自己来的目的。)

(有答:猎人们被感动了,不忍开枪。)

有问:猎狗为什么不冲上去咬斑羚?”

(有答:猎狗都听主人的话;猎狗也被震惊了,不知所措。)

有问:伤心崖下面是流沙河,是水,跳下去就一定会“粉身碎骨”吗?(有答:这是作者的夸张。)

有问:镰刀头羊为什么不先跳?

(有答:镰刀头羊是指挥者、组织者,它先跳了可能会乱。)

有问:镰刀头羊为什么选择自杀?

(有答:镰刀头羊宁死不屈。)

有问:斑羚事先没有训练过,为什么就能配合那么好?

(有答:不是也有一对掉下去了吗?)

有问:七八十只,只有一对没成功,这可能吗?

在学生激烈争论的时候,我让他们先从课文上找依据或者他认为其他学生的漏洞,然后在课下再查阅有关资料,解决问题。

再上课时,学生们七嘴八舌说了一些他们的理解。但基本上都不敢怀疑课文有问题。

我让他们先看书上第一条注释,特别留意“有删改”三个字。我告诉他们:作者的原文,不是这样的。然后我把涉及大家提问的地方读了出来——

猎人们把斑羚逼到伤心崖后,不开枪、不放猎狗,是怕把斑羚逼急了跳崖,掉进河里冲走了。他们已派人到下面去了,以号角为信号,发动攻击,准备把斑羚一网打尽。

我让学生分析书上这样改的目的,让他们明白:作者原意是突出人类贪心;教材修改后,目的是突出要 “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但是修改后,去掉了一些细节和铺垫,就出现了漏洞。

另外,我告诉学生:斑羚飞渡的事实可能是,一群斑羚在跳崖时,有一些恰好通过别的斑羚做跳板,成功飞渡。作者把偶然的、无意识行为说成斑羚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的行为,应该说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真实,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

至此,很多同学都解决了问题,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