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阅读的书籍也更加丰富了起来。如阅读名著、诵读经典、欣赏美文、品味故事等等。做为家长,我想假期要让孩子学会阅读整本书,为孩子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我们的孩子平时阅读的多是自己喜欢的故事、小说等,很多孩子的阅读是肤浅的,他们在阅读中,只寻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内容进行阅读,自己不喜欢的就跳过,他们注意的只是书中那些动人的情节,或令他们激动的一点,这样的阅读,虽然阅读的数量较多,但阅读的质量不高。因此假期中,为了让孩子的阅读更见成效,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品质,我和孩子一起交流了关于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与建议,总结出来与大家交流。
阅读整本书,首先要了解与这本书相关的信息,如书的作者、国家、出版年代等等,最好还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能够在阅读中较好的理解故事的发展、背景及人物的心理、语言、做法等等,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为了更好的理解,可以先阅读书中的作者简介、序或者导读,
因为序文或导读中常常讲到作者写书的纲领、目的。很多书都是由别人做的序,做序的人会讲到此书的特点,简单的介绍此书的内容,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也会指出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读了序文或导读,就像找到了阅读全书的钥匙,可以在阅读中较好的理解,少走很多的弯路。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和儿子阅读的时候就是先让儿子阅读了作者的简介,了解了作者短暂而又辉煌的生命历程,并了解了文中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对孩子来说不容易记住,这样先让孩子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孩子顺利的阅读此书打好基础。在导读“你的一生应怎样度过”中,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成长、写作经历,了解了这部自传性的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品质,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初步感受了其中的青春活力和革命激情。同时也知道了,作者的意图不在于为自己作传,而在于塑造一个共青团员的典型形象。经过了这样的初步了解,我们在阅读的过程就比较顺利了。
在阅读整本书时,最好要有一个阅读计划。因为阅读整本的书,特别是比较厚的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孩子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兴趣的转移或者是时间太长而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和孩子在阅读前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每天什么时间阅读,阅读多少页,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初步了解,制定粗读、精读的内容,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于书中普通的故事情节,我们就采用速读的方法,在速读中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对于书中值得品味的语言对话或精彩的片断,我就和儿子细细品味,领会其中的含义。这样的阅读就有了目的,有了计划,有了方法,严格的执行,不但可以保证阅读的效果,还能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整本书,要学会动口、动手又动脑。一本书中,有很多的精彩片段,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令自己心动的地方,不妨像诵读经典那样大声的读出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如我们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常常进行表演,像上课时分角色朗读一样,我们根据书上的描写、语言进行对话表演,在对话表演中更加理解了人物的心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动手、动脑,画画、想想、写写。一本书中有很多让我们心动的地方,我们可以把它们画出来,反复的咀嚼、品味,体会其中的内涵。也要把自己觉得不太理解、不太熟悉的内容画出来,反复阅读,查资料理解,从而加深印象,真正理解,然后牢牢记住。如果你是借别人的书,就要把它抄写下来,把这些重要的地方印入自己的脑中,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摘抄分类保存,以便日后应用。在阅读中,我们不但要动手画、动手抄,还要动脑想、动手写,对我们阅读的内容,要动脑去想,想想作者的意图,人物的思想,联系自己想一想,给自己了什么启发,什么动力,并把自己的想法、感悟随即记录下来,可以写在阅读内容的旁边,在书上做一下眉批,把自己思想的火花及时的记录下来,书中的文字会让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这才算是真正的读书。
阅读整本书之后,要慢慢的回味,掩卷深思。想一想,阅读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是写法上的启示,还是思想上的浸润,生活中的思考!一本书,总有它的精彩之处,引人之处,我们要试着做一下书评,写一下心得,或与共读者做一下交流,这样在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感悟中会更好的理解文本的思想,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深刻、丰富。反思之后,不妨再次阅读此书,相信反复的阅读会让自己有反复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