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九年级快速作文教学简案17:“家乡”话

发布时间: 2017-03-12 10:51:42 作者: rapoo

九年级快速作文教学简案17

写作时间: 班级: 课型: 课时:

辅导教师: 主备人:李茹

写作目标:

1. 学会从小事中写出新意的方法。

2. 学习并运用细节描写的写法,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过程:

一、培思

回忆整理:师: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家乡外出求学时,常常会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粥一饭。在有的人心中,家乡也许就是门前那条流动的小河;也许就是味蕾上难以割舍的一抹味道;也许就是一道道充满期待游子归来的眼神……请大家展开回忆的翅膀,整理一下,在你的心中,家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借助哪一点来写呢?一定要注意写作目标哟?(展示给学生看)

生:畅所欲言

师:是啊,家乡是游子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永远也割不断的情感……家乡就是一种久久的期盼,家乡就是一种浓浓的思念!本节课,我们就以“家乡”为话题,来写一写你心中的家乡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温暖的,难以忘怀的记忆在等着各位开启,老师期待大家的独家记忆!(板书话题:家乡)

二、命题

请以“家乡”为话题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拟一个新颖的标题2.叙述要具体,要以小见大,要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验。3.字数700字左右。

三、作文

1.要求学生做到“口不出声,目不斜视,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2.15分钟后出示思考题:

(1)在你的心中,家乡是什么样的呢?你选取了哪些温暖的,难以忘怀的记忆来表现一种对家乡什么样的情感?

(2)你拟了一个怎样的标题呢?新颖引人吗?文中是否有细节描写的运用?是否做到了以小见大?

3.板书前三名交作文学生姓名、写作时间、文章字数、交卷先后顺序

4.40分钟时或者末卷学生交卷时,板书末卷学生姓名、写作时间、文章字数及字数王学生姓名、所用时间、文章字数

5.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记录:

四、讨论

1.以4人或6人学习小组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2.全班对以上三个问题有针对性地简要交流。

五、评议

选取2-3篇各类例文逐一全班宣读,师生评议。评议重点就是本次写作训练的重点。读作文时,提示学生养成认真听、认真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你选取了哪些温暖的,难以忘怀的记忆来表现一种对家乡什么样的情感?

2. 文章的是否有细节描写?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情感?

3.你还有什么建议,请诚恳地提出来!

六、修改

要求:1.时间为10分钟。2.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细节描写运用上还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3.批语要在100字左右。4.改完后悄悄地把作文送给作者。写上署名和日期

七、反馈

1.修改评阅人指出的不当的词语或句子。2.发表对评阅人批语的看法。3.本次作文练习收获与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4.今后写这一类作文受到的启示。5.时间为8分钟,字数为100字左右

八、总结

总结本次作文练习的收获。对好文章及学生优点总结表扬,对需要今后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求。

范文示例:

神秘故乡

伴着长长的车鸣,汽车钻进了一片浓雾。

故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

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土豆、红薯和自家腌制的咸萝卜处处飘香。铁环中偶尔溅起的泥土扑在农家小孩灿烂的笑脸上,这一切是那么和谐。既柔弱但又坚硬得容不下丝毫的破坏。

石阶的尽头延伸到树林的深处。这是一条多么幽深的石阶,上面或许沾染了少许青苔,但抹灭不了家乡人走过的无数亲切的脚印,无数艰辛的汗水。

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干涸。细流冲刷着河底坚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蕴育大山的雄伟沉默,永远地沉思在细流的撞击中,年复一年。

林中的那棵黄桷树从我的记忆中浮现出来,还是一样的挺拔,不一样的是多了道道历史的沟纹,多了少许时间的沧桑。儿时的我总想爬上它的树顶,但惧怕大众的责骂。现在我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我想,让它成为我心中对故乡敬仰的化身吧!

故乡普通得如同饮食中的小白菜,它既没有桃花满山的艳丽,也没有远飘万里的果香。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有说不出的神秘,为什么井中的水总是那么甘甜?为什么那位哑巴老奶奶绣的花衣总是那么漂亮?为什么这里的小米饭总是那样香甜?为什么故乡人总是那么纯朴与亲切?

我不明白大山下孕育着怎样坚挺的脊梁,俚我明白地底下涌动着无比热情的土壤。我不明白天空下隐藏着多么善良的愿望,但我明白溪流中流淌着永不言败的精神!

无数次地站在那离别的树下,汽车疾驶而过的声音时时萦绕在耳旁,但浓浓的乡音已掩埋了这聒噪的繁华。这种神秘的感觉笼罩着我,说不清也道不明。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