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期中考试作文点评案例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13 11:04:36 作者: rapoo

期中考试作文点评案例

【考题再现】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2013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作文题:

……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苦苦地哀求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我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会就走了。

给短文加个题目,读了上面这篇童话故事,你一定会意犹未尽吧!拿起你手中的笔,展开你的想象,接着把童话编下去吧!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童话,给童话续写,首先要明白童话的三个特点:拟人化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说明一个道理。还要明白续编故事的要求,达到三个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文风的统一。

明白了这两项要求,我们要认真阅读原文,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本来意图,不论故事按照什么情节续编,都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按照原文的主题和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要注意事情的前因后果,首尾一致,而且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句子间的衔接,文章的感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故事情节写得生动具体。打开想象和创造的闸门,让其他同学能从中受到启发。

续写《干坏事的狼》

河南濮阳市油田一小 四(1)班 史欲彤

山羊走后,可怜的狼只能自己苦苦寻找食物。它把前爪插到泥土里,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爬去。不知怎么地,周围的景物都变了。没有那清得见底的小溪,没有了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草,没有了飘着朵朵白云的天空……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

还没等狼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颗火红的果子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了狼的脚边,饿极了的狼发疯似地啃起了果子。

“这果子可真好吃!”狼自言自语道,“又能解渴,又能顶饿。”

“好吃吗?好吃你就多吃点!”一个温柔的声音环绕在狼的耳边。

狼惊了一下,没有回头,因为它认为是错觉,谁知那音又出现了。

“你答应我,不吃掉我。”

狼明白了,身后就是有一个小孩在和自己对话,它连忙说了声:“好!我一定不吃你!”就转过身来了。

一个小女孩出现在它的面前。

“你受伤了,是吗?”小女孩关心地问道。这个小女孩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个美丽的别针挂在胳膊上。“外面太凉了,先进屋吧!“说着,就要扶狼走进房间里。

这屋子有两间房,第一间是女孩的卧室,另一间则是书房,小女孩扶着狼进了书房。

“你先坐,我来给你包扎。”

小女孩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一种黄色的药物,用棉棍点着药忘狼的小腿肚上抹,又用白色的纱布把狼的腿包了起来。“现在好了!”小女孩说。“谢谢你!”狼虽这么说,但是动起了念头,朝小女孩猛扑过去。谁知,小女孩抓起一把伞,一撑开,狼扑到了伞上,又弹出去好远好远,又弹到了有小河,有小草,有白云朵朵的天空的地方。

“哎!”狼一动也不能动地叹了口气说:“我以后再也不害人了!”

这段景物描写很切合狼此时的心情,是开篇亮点。

“发疯似的、自言自语”这些词语用得很好。

“环绕”改成“飘进”

“那音”显得太生硬,再具体完整一些,改为“那温柔的声音”。

将“惊”改为“愣”,更为贴切。

此处描写不够具体,如果能在这里设下伏笔,有“伞”的出现,能为后面巧妙的用“伞”做铺垫。

这里还应该加一段狼的心理描写和小女孩的心理描写。

能首尾呼应,善恶有报的中心思想比较突出。

结尾用狼自己的话再次点明蕴含的道理。

优缺点分析:

优点:

该文章符合续写的要求,能按照原文的主题和线索,围绕着“狼凶恶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这一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词准确,语言清新流畅,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同时,小作者做到了人物和文风与原文保持统一,并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进行描写,说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缺点:

故事情节有些简单,不够曲折,篇幅较短,人物的心理描写较欠缺。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