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发表文章展示:兰花的根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15 10:36:23 作者: rapoo

此文发表在2016年6月13日的《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上

兰花的根

夜色浓郁,起来喝水的我突然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的大脑立刻清醒了几分,顺着那清香的方向寻去,我看到了窗台上那盆被遗忘很久的玉兰花。

月色如水,透过玻璃洒在花瓣上,仿佛给这花朵笼上一层淡淡光华,娉婷却不妖娆。它——这株被我忽略的花朵,自顾的盛开,不为别人欣赏,只为自己喜好,因为它有不媚俗的根。我是知道的,兰花是这样的,送我这花的那人,也是这样的……

小时候,因父母忙碌,我住在他那里。他种了一院子的花花草草,任我怎么糟蹋都不生气,可唯独,不允许我靠近墙角边那一盆不起眼的草。小孩子总是对被禁止的事产生好奇,所以,我没少招惹那盆不起眼的草。每当这个时候,对我一向宽容的他总是眉头紧锁,神色阴郁呵斥我闭门思过。其形态,仿佛我向他撒谎时一般。因此,我对他多少存了一两分怨恨。

当我上学后,他要教我练字。我仍记得那时的情景,他握着我的手,用鼓励式的语言,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又一个端端正正的字。就像他时常教育我的那样,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端”。然而,握着毛笔,沾着奇怪味道的墨汁在奇怪的纸上写永远的横竖撇捺,对一个小孩儿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浮躁的我没学两天便吵嚷着要放弃,他絮叨什么做事要沉下心,不要浮躁。我不耐他的唠叨,跑去院子里看花。

嘿!我惊奇地发现,墙角那株不起眼的草居然开花了——淡雅的白色花朵,挺拔秀气的花茎,生机勃勃的样子。除此之外,我还隐隐约约的闻到一股淡香,出乎意料的使人内心安宁平静。我凑上去闻,那股香味反而更稀薄。我正疑惑间,他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道:“这是兰花,是花中的‘君子’” 。“君子”?我刚刚读书,大略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可是这一株纤弱细小的植物,如何当得起“君子”二字?

许是看出了我的疑惑,他解释道:“兰花虽然看着娇气,可是却还很好养,是因为它的根部很特别,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吸取土壤和水分,即使遭遇暴雨也傲然挺立,不屈不饶……”他还在说着什么,我却一个字也听不到了,只剩下幽香在心头荡漾……

如今,这样一个泠泠月夜,我看着他送我的兰花,突然有了许多感触。他年轻时也勉强算个小官,在那样贫瘠的年代里,他可怜的工资根本不够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即使这样,他也依然坚持原则,不行使职务之便换取好处,而是私底下找一些打字工作补贴家用……他——我的外公,时常一本正经教育我要“行的端,坐得正的”老人,岂不正是像兰花一样的人吗?

我凝视着那株兰花:青色的宽而长的叶片、白的无暇的花朵、如翠竹般挺立的花茎,俨然一副傲然不屈的文人形象。我静默无言,忽然想起外公那天说的后半段话:如同兰花一样,人也是有根的,一个人的根,便是一个人的修养与风度。一个人,只有做到如同兰花一般高洁、傲然与不屈的气韵,才能说有了所谓的“根”,才可称得上真正的“人”。

兰花的“根”,便是傲然的风骨,是挺拔不屈的意志,是坚韧不拔的灵魂。君子当如是!

教师点评:文章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的好,借助对一株兰花的细腻的描写,引出像兰花一样的人——外公,兰花即外公的象征,借物寓人,借对兰花的赞美,表达了对外公的钦佩与景仰之情。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10)班 李想 辅导教师:李茹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