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之行的收获
下午试过课件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第一轮原创命题比赛,这项比赛是这么多年来首次进行的。市教研室的梅老师一边发放卷纸一边告诉我们,为了保密,他选取的这段材料是27日才播出的时政消息,昨晚上他才印制出来。考试时间为40分钟。所有教师需要将这段材料改编成一道观察思考题,设计三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很显然,这是考老师们的原创命题能力的。命题和做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命题的时候,是需要把握全局的,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偏离材料中心,又要考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命题似乎还比较简单,但是还要给出答案就比较困难了。教政治的老师都知道,材料题特别是有些时政材料,初看的时候和所学知识根本就不沾边,需要反复琢磨,提炼分析,才能体会到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所以结合时政材料命题挺不容易的。同时要给出答案更有难度,因为每一道材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唯一的,有时候一道时政题能体现出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不同知识点,需要老师将三年教材的知识重点烂熟于心,否则即使设计出了问题,要想给出较完整的答案也是一件难事。这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吧!
第二天有33位教师进行了说课比赛,第三天,又听了挑选出来的六位教师讲课。两天的学习就是两场视听盛宴,对我来说有许多感概,有许多受益。
首先教师的素质明显提升了。几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市优质课说课比赛。那次许多老师的年龄偏大,普通话不标准的居多,甚至有的教师就是照着稿子念下去的。课件的制作也不够精细,那时学校刚有多媒体教室,许多人还不会制作幻灯片,网上下载拼凑的很多。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下载的,但是老师们学会了“为我所用”的原则,对一些内容以及形式都做了适当的修改,让它们变得更符合自己的课堂要求,这就是创新与进步。还有就是对课堂结构的设计明显不同于以往,基本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模式,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与驾驭教材的能力大大增强。
其次,课件的制作异彩纷呈,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不再追求花哨,而是追求实用。刚开始使用幻灯片的时候,许多人觉得幻灯片越花哨效果会越好,所以幻灯片上常常有很多闪动的小图形,文本或图形进入的声音也力求多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弊端: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现在的课件除了视频以及必要的动作外,不再有过多的修饰,力求简洁实用。但是质量却进步很多,注重细节,力求给人以美感。视频的插入越来越多,特别是时政要闻或是相关材料的视频,更让学生从中获得心灵震撼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例如本次的说课中光导入环节就有最美志愿者廖智的视频、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打工奇遇、愚公移山、尼克。胡哲、新闻等许多视频,再加上中间相关视频的播放,都使得整个课堂更具有生气,情景性更强。
第三,课堂结构严谨性更强,学生活动明显增多。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现在课堂的亮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第四,在材料的运用上,有的老师列举了身边学生的故事,从本校或本班学生的活动中截取视频,让身边同龄人的事迹感染学生,确实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有的老师用一个故事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从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学到本节知识也不失一种好的策略。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
最后梅老师对我们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一是教学中要降低中心,落脚到学生身上,特别是落脚到本班学生身上,甚至可以挑选本班的学生做榜样,一定要让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行为有所改变。二是思品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选取的材料特别是时政材料一定要是最新的,不可一成不变的使用几年前的。三是上课时教材上的材料要适当改变,否则学生感觉不新鲜,降低课堂效果。四是一定要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准目标要求,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课堂。五是完善自己,了解学生。备课一定要备学生,机智应变课堂变化。
这些要求既具体又符合思品课程理念,让学生的知与行达到和谐统一,是我们思品课程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