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享学习——逻辑推理问题(一)
昨晚,写完文章,就进入众享页面,正好找到了“小学数学热门类型透析”系列的题,是段玮龙老师的,一共有9讲,正好有一个是我比较喜欢的逻辑推理问题,我便打开看了起来,现将总结和大家分享。
例1:王红、李智、张慧三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在同学们都不在的时候,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事后,老师问她们三人,是谁做的好事,王红说:“是李智干的。”李智说:“不是我干的。”张慧说:“不是我干的。”如果知道她们三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假话,一个人说的是真话,你能判断出教室是谁扫的吗?
王红说:“是李智干的。”
李智说:“不是我干的。”
张慧说:“不是我干的。”
可以先用假设法来做,先假设是王红干的。
王红 李智 张慧
王红说:“是李智干的。” × √ √
李智说:“不是我干的。” √ × √
张慧说:“不是我干的。” √ √ ×
如果是王红干的,那第一句话就是错。
李智说:“不是我干的”,说明是对的。
张慧说:“不是我干的”,也是对的。
现在可以假设是李智干的。
如果是李智干的,那第一句话是对的。
李智说:“不是我干的”,说明是错的。
张慧说:“不是我干的”,说明是对的。
假设是张慧干的。
如果是张慧干的,第一句话是错的。
李智说:“不是我干的”,是对的。
张慧说:“不是我干的”,是错的。
题中说“她们三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假话,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如果是王红干的呢,有两句真话,不符合条件。
如果是李智干的,也是两句真话,不符合条件。
如果是张慧干的,有两句假话,一句真话,符合条件,说明是张慧干的。
例2: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铁、铜、锡当中的一种)进行分析。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则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个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说对了一半吗?
还是可以用假设法来做。
铁 铜 锡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 ×√ √× √√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 ×√ √√ √×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 √× ××
如果假设这个矿石是铁。那第一句话前半句错,后半句对。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前半句错,后半句对。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前半句对,后半句也对。
假设这种矿石是铜。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整句话都对。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假设这种矿石是锡。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整句话都对。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整句话都错。
如果是铁,有两个半对,一个全对。
如果是铜,也是两个半对,一个全对。
如果是锡,一个全对,一个半对,一个全错。
锡正好符合题意,一个全对,一个半对,一个全错。根据上图,应该是甲判断全对。乙判断半对。丙判断全错。
做这类题型可以用假设法,一点点分析,到最后和题中条件相符,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