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陶校长的四块糖”看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在当中学校长时,看到两个男同学在打架,他告诉打人的同学下午三点到校长办公室。下午三点,这个同学战战兢兢地来到校长室,心里想准是一场疾风暴雨的批评,没想到陶校长微笑着让他坐下,并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说:“这是给你的,我让你三点来你就三点来了,说明你是个守时的孩子,应该奖励的!”这位同学愣住了。
陶校长又拿出第二块糖,说:“你今天打架,我让你停住你就停住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虽然是校长,但我也渴望别人的尊重,所以应该奖励你!”这个男同学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校长。
陶校长又拿出第三块糖,说:“我知道是因为那个同学欺负女同学你才和他打架的,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有正义感的孩子不应该奖励吗?”这位同学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校长,我错了,以后一定改!”
陶校长满意的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
多么感人的一幕: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训斥,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打骂,却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他用四块糖就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人、正义和勇于认错。我们在感叹陶校长高超的批评艺术的同时,也看到赏识教育的重要。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才智敏锐、气质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且,随着岁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许多做父母的缺乏赞赏,究其原因,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总是更多地看到孩子的负面,这样的家长一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表现出又过于挑剔和苛求,结果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只能是“不合格,不出色”,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赞赏,还有一些家长,总爱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结果,别人孩子的优点变成了自己孩子的灾难。一个单亲母亲带大的儿子初三上学期因上网成瘾退学后说过的一番话:“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上培优班,做好了,她从不表扬我,总是说某某人比我做得好,稍有失误,她就骂我训斥我,既然做好了也不行做坏了也不行,我为什么还要替她做?”父母为什么总担心自己孩子的缺点,实际上这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比其它的孩子都强,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可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要知道: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可以驱散孩子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孩子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
事实表明:赞赏孩子的一个优点,要比批评孩子的一个缺点更有激励效果。
用赏识的目光去看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
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