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呼唤有激情的课堂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22 10:49:58 作者: rapoo

最近,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状况,我把大块的时间放在了课堂里,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班里听课,三周下来,共听语文,数学,英语课共计二十五节。

纵观二十多节课,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我们的老师上课是很认真的。备课很充分,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很好,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比较高。比如,多数教师能利用指名学生独立朗读,或是上台扮演,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孩子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不能只带个耳朵,还得把脑子,手,嘴巴都带上。调动一切感官参与到课堂中去。一般课堂上容易出现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已不多见。

但还是感觉课堂少了点什么。

到底少了什么呢?把一节一节的课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放一遍,好像有了点感觉。我们的老师,脸板得太紧了;我们的孩子,表情太严肃了。我们的课堂,沉稳有余而激情不足。

课堂,特别是小学课堂,在冷静的讲解和理性的判断之外,应该有生动活泼的的东西。讲到兴致处的眉飞色舞,揭出谜底前神秘的微笑,师生间目光的会心交流。这些灵动的东西,在我们的课堂上太缺乏了。也可以归结为,教师的语言太程式化了,缺乏感情的投入,当然就缺乏感染力。

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门艺术,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为重要。不记得哪位教育家说的了,意思是,老师的语言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我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市里的一个补习班补英语。一次吃饭时,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她的英语老师。在孩子上课正疲劳时,(他们的补习一般在晚上,孩子在白天已经上了一天课了)老师声音忽然提高了八度,“下面翻译一个句子!”“凯文-------长得很帅!”(凯文是这个老师的英文名字)。学生一片哗然,倦意全无。还是这个老师,在讲到“对不起”这个英语单词时,用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语气来重复。最后,老师做了一个恶狠狠地表情,咬牙切齿的说:“Excuse me !”并补充说“这哪里是在道歉,这分明是在骂人”。用以说明,“在英语里,说话的语气也是很重要的”。从此,孩子牢牢就记住这句话了。

教师的语言丰富了,学生就容易印象深刻。

同样是这位老师,他们班的测试成绩没有别班的好,老师用书捂着脸就进教室了,一边给学生读成绩一边称自己没脸见人了,还不时假装擦一下泪水。虽然,这在我们看来有些夸张,但细想来,凯文老师的这份率真,这份幽默,不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吗?

课堂上,用富于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听,和迫于老师的威严去听,同样是听,效果不同,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也不同。

那么,激情和科目有关吗?我们往往认为,语文课涉及人物感情的内容比较多,容易上得有激情。数学课,是和数字打交道的,冷冰冰的,何谈激情。

昨天去听三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非常简单。即“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学完这个知识点后学习后面的“中间有一个0的三位数数乘一位数”。对于两个知识之间的衔接,我建议老师用这样一段话来过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大家都学会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你学会了可就不得了了。怎么不得了呢?”(这里稍微停顿一下,吊起学生的胃口),然后老师,“噔噔噔噔----”模仿变魔术的声音,把例题出示出来,“这些题你就都会做了呀!不信就试试!”还是那点知识,创设一个情境 ,增加点神秘感,不过三言五语,就能吸引住学生。就比说“下面,大家看这道题”效果要好得多。

摆脱平淡的布置任务的语气,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学习内容,这也是课堂上的激情。

老师一进教室,笔直地往讲台上一站,昂扬的精神面貌先就感染了学生。天气晴朗,老师充满激情地说一句:“天气太好了,阳光太明媚了。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努力,怎么对得起老天爷呢!”天下雨了,冷飕飕的, 老师高举紧握着的拳头,说上一句:“天冷了吗?冷,也阻挡不了我们努力学习的脚步。”

所以,激情和科目无关。关键是老师心中先得有份激情。

我们听过这样的课,老师的话从头至尾一个调子,没有高潮,没有低谷,平淡无奇。这样的课堂,再有趣的知识,也只会变得枯燥,乏味。我们不喜欢这样的课,也不太喜欢这样的老师。

我们喜欢并欣赏时刻充满激情的老师。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的老师,才能上出有激情的课。我们常说,老师如果是打着瞌睡进课堂的,学生就只能是昏昏欲睡了。试想,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射,语言挑动人心,蕴含幽默,学生怎么能不如痴如醉,热烈追随?

激情,隐藏在课堂上师生的水乳交融之中,老师神秘的笑容中有激情,老师生动的表情中有激情,老师潇洒的身姿中更有激情。

激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激情催人奋进,激情让人更年轻。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让我们尽情释放我们的激情。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